治疗:肾盂
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解除梗阻、保护患肾功能。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开放性手术和腔内手术两大类。前者主要有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Anderson-Hynes术),Y-V成形术(Foley术)和肾盂瓣肾盂成形术(Culp术)等;而后者则包括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经皮肾穿刺肾盂内切开术(Percutaneous renoparacentetic pyelotomy)和
输尿管镜肾盂内切开术(ureteroscopepyelotomy)、气囊扩张术(balIon diIation)等。具体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肾盂
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原因、长度,肾实质的厚度,肾盂扩张的程度、是否合并其他畸形因素以及是否具备腔内手术条件等情况来决定。对伴有轻微
肾积水,肾盏无明显扩张者,暂无需手术,只需控制或预防
感染发生,并定期随访观察。如果一味地采用手术治疗,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如吻合口局部瘢痕狭窄,继发
感染等,效果反而不好。选择手术治疗的指征是:临床症状明显,梗阻极为清楚,患肾功能有所损害,并发结石、
感染、
高血压等。选择患
肾切除的手术应慎之又慎,只有在肾皮质厚度<2mm,发射体层成像(ECT)分肾
功能检查提示患肾功能小于总肾功能的1/10,而对侧肾功能又正常者方可考虑。
1.开放性肾盂
输尿管成形术 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治疗方法大多为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由于该手术能切除病变的肾盂
输尿管连接部以及多余的肾盂壁(图4),建立漏斗状肾盂和
输尿管连接(图5),恢复肌源性的蠕动,且疗效显著,手术成功率高达85%v90%。因此,被誉为是肾盂
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治疗的—金标准―。而其他类型的开放手术如Y-V成形术和肾盂瓣肾盂成形术等,则已较少被采用。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的要点及注意事项有:
(1)肾盂
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所致的
肾积水,除非
肾积水量很多或反复合并
感染,一般周围很少有组织粘连,容易分离。所以采用较小的切口即可施行手术。
(2)不能满足于单纯解除迷走血管、纤维索带等机械性压迫,而应进一步切除遭到破坏的部分肾盂以及肾盂
输尿管连接部,重建漏斗状肾盂,以提高一次手术的成功率。
(3)为防止裁剪和缝合肾盂壁时切口发生错位,影响蠕动波的传递,可在肾盂暴露后,用圆针丝线预先在肾盂切缘的上、中、下三点,前后贯穿肾盂壁缝3针标志线;并在狭窄远端的
输尿管壁上也缝1针标志线。
(4)距肾实质1v2cm处切除多余的肾盂,尽量缩小肾盂容量。再于狭窄下方斜形切断
输尿管,于
输尿管外侧面纵形剪开
输尿管壁1v1.5cm。将肾盂下方V形尖端与
输尿管剪开处下端用5-0 Dexon线全层间断缝合,针距2mm。缝合时要求对合准确,少缝黏膜,多缝肌层和外膜。
(5)伴巨大
肾积水者,由于肾盏扩张,残腔较大,易造成尿液引流不畅,导致
感染。所以,应在肾盂成形时加做肾折叠术以缩小肾盂内腔,改善其尿液排空能力,有助于肾功能恢复。
(6)放置
输尿管支架管并行肾盂造瘘作暂时性尿液转流,可预防尿外渗、尿液囊肿及瘢痕组织的形成,减少继发性狭窄的发生;另外,还可防止术后早期
输尿管扭曲引起的再梗阻。目前,多采用
输尿管内放置双J导管引流替代传统的肾盂造瘘和外置
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内引流者,术后留置
导尿5v7天,以保持
膀胱内低压,避免尿液反流而影响吻合口的愈合。术后4v6周拔除双J管,3v6个月行影像学复查。
2.腔内肾盂
输尿管成形术 随着腔内手术器械和手术方法的改进,腔内手术治疗肾盂
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成功率已逐渐接近开放手术。腔内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有望成为治疗成人肾盂
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首选方法,尤其适合于体弱不能耐受开放手术者。常见的腔内手术有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经皮肾穿刺肾盂内切开术和
输尿管镜肾盂内切开术等。但术前明确狭窄段长度超过2cm或有异位血管者不宜行腔镜下的肾盂内切开术。
(1)腹腔镜肾盂裁剪成形术: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是1993年起开展的一项治疗肾盂
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新技术。可采用经腹途径或经腹膜外途径;镜下操作方法与开放手术基本相同。在腹腔镜下能准确地切除多余的肾盂壁,完成肾盂下部与
输尿管的吻合,并能处理横跨的迷走血管以及行肾固定术等;手术成功率高达97%。尤其对内腔镜肾盂内切开术失败的患者更为适合。
(2)经皮肾穿刺肾盂内切开术:又称顺行腔内肾盂内切开术。操作方法为,经
膀胱镜逆行插入导丝到肾盂,然后在X线监视或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通过造瘘口置入经皮肾镜,直视下找到肾盂
输尿管开口。在导丝引导下,用冷刀、电刀或钬激光等器械在
输尿管后外侧壁上纵形切开肾盂
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段全层,直至见到脂肪组织。术后沿导丝顺行放入双J管至
膀胱,同时留置肾造瘘管。肾造瘘管一般于术后1v3天拔除,而双J管则需留置3v8周。
(3)
输尿管镜肾盂内切开术:又称为逆行腔内肾盂内切开术。操作方法为,经尿道插入
输尿管镜,再通过
输尿管口上行至肾盂
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处。在直视下用冷刀、电刀或钬激光等器械于
输尿管外侧壁纵形切开肾盂
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段全层,直至见到脂肪组织。术后
输尿管内放置双J管内引流3v8周。在行
输尿管镜肾盂内切开术时,还可行腔内
影像学检查以判定肾盂
输尿管连接部的解剖情况,例如迷走血管横跨及
输尿管高位连接等,以指导腔内准确切开,减少损伤邻近血管的危险。
(4)气囊扩张术:多在顺行或逆行腔内肾盂内切开术的同时进行操作。经皮肾穿刺途径或经
输尿管镜向管腔内插入导丝并留置,在X线定位下,沿导丝将不透X线标记的气囊导管插至狭窄段,注入造影剂使气囊膨胀,扩张狭窄段并维持大约3min;拔出气囊导管,常规放置双J管。
3.术后疗效判断 试验表明,肾盂
输尿管吻合后平滑肌细胞间互相沟通即细胞桥的重新建立需在术后4v6周才能完成。因此,肾盂成形术后疗效至少应在6周以后才能判断手术的成功或失败。一般说来,肾盂成形术后,肾盂
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症状如腰胀、
腹痛、肿块、
发热等消失,即可认为治愈。至于术后
影像学检查显示扩张的肾盂、肾盏未明显缩小,多属正常现象;慢性梗阻性
肾积水行肾盂成形术后,肾盂、肾盏的扩张虽有所好转,但难以完全消失。因此,不要急于下结论,更不要盲目决定采取第2次手术治疗。总之,一定要根据临床症状的变化以及定期的尿路造影检查或压力-流速试验来进一步判断。如无腰胀、
腹痛、肿块、
发热等症状出现,且反复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均显示引流通畅,肾盂肾盏扩张未加重,即可确认为手术成功。必要时,可行利尿
肾图检查来判断肾盂
输尿管连接部的通过情况。
治疗原则及方案
1.治疗原则
(1)解除梗阻,恢复尿路通道。
(2)保护肾功能,最大限度的保留
肾积水(肾盂扩张、肾盏正常、肾皮质正常)和二度
肾积水(肾盂扩张、肾盏轻度扩张、肾皮质正常)无继发病变,用超声诊断作定期观察。
(2)三度
肾积水(肾盂扩张、肾盏明显扩张、。肾实质正常)和四度
肾积水(肾盂扩张、肾盏明显扩张、肾皮质变薄),可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手术或其他各种肾盂成形手术。
(3)五度
肾积水(肾盂扩张、肾盏明显扩张、肾皮质明显变薄)行肾盂成形
,必要时加肾折叠术或肾积水并发肾盂肾积水治疗原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