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MF/SS有多种治疗手段,病情分期是确定治疗方法的主要因素。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对MF的前驱性皮损;不宜采用强烈的治疗。对于病理报告—提示MF―的病人不应按MF治疗。早期皮损以单一局部治疗为主或综合应用多种局部治疗手段,对?、?期采用以全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1.治疗手段
(1)局部化学药物涂抹:
氮芥局部使用时可以制成软膏或水溶液,水溶液浓度100v200mg/L。全身
皮肤涂抹,1次/d。数周后,涂抹范围可局限于皮损部位,也可一开始即涂抹皮损局部,同时严密监视其他部位有无新病灶出现。完全缓解后应予维持治疗,如显效缓慢,可以增加用药次数至2次/d,或增大
氮芥浓度至300v400mg/L,尤其对于小范围皮损。
(2)电子束照射(electron beam therapy,EBT):包括局部和全身
皮肤电子束照射。全身
皮肤EBT常规剂量30v36Gy/10周,剂量达18v20Gy时可休息1周,以缓解照射所致的广泛性
皮肤红斑。
(3)光疗法:包括紫外光B照射(ultraviolet B,UVB)和
补骨脂素+紫外光A照射(psoralen+ultraviolet A,PUVA),是治疗MF的重要手段。紫外光A为长波,对MF皮损的穿透能力和深度优于紫外光B。
光分离疗法(photopheresis,即体外
光化学疗法)主要适应证为MF/ SS。
(4)生物治疗:维A酸治疗MF/SS主要用于难治性和晚期病变,经口服给药,常用的包括异维A酸(13-顺式维甲酸)、阿维A酯(
依曲替酯)和异维A酸(保肤灵)。维A酸单药的疗效与
化疗、
干扰素单药相近,总有效率58%,CR率19%,中位缓解期3v13个月。
(5)全身
化疗:MF或SS对
化疗敏感,大多数
化疗药物包括烷化剂、抗代谢类、抗生素类、
长春碱类、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和皮质类固醇激素均有效。单药有效率62%左右,CR率33%,中位缓解时间2v22个月。
联合
化疗的疗效略优于单药
化疗,有效率81%,CR率38%,中位缓解时间5v41个月。常用的
化疗方案见表1。
2.各期的治疗策略
(1)?
A期(局限斑片或斑块期,T
1):局部治疗为主,包括局部化学药物涂抹(多用
氮芥)、UVB、PUVA和局部电子束照射。不主张采用全身
化疗,全身联合
化疗疗效并不优于单一手段的局部治疗。
此期皮损局部涂抹
氮芥疗效好,近期CR率70%v80%,达CR的中位时间6v8个月。但停止治疗后>50%的病人
皮肤局部复发,复发后重复
氮芥治疗仍有效。20%v25%的病人可完全缓解10年以上。
对单一或局限性病变,局部电子束照射也可获得很高的有效率,继之用
氮芥维持治疗。对进展性皮损可采用全身
皮肤电子束照射,近期有效率和远期无病生存率优于单纯
氮芥局部治疗,但两种方法的总生存率无差别。
PUVA对MF、早期斑片样皮损也有很好的疗效,CR率可达90%,完全显效时间2v6个月,但停止维持治疗后大多数病人复发,复发后再次治疗仍可有效。单用UVB治疗也有效,CR率83%。
(2)?
B?
A期(广泛性斑片或斑块期,T
2):治疗方法与T
1相似,以局部治疗为主:
氮芥局抹,光疗法(主要为PUVA)或全身
皮肤电子束照射。由于UVB穿透力弱,因此只适合于斑片样皮损。EBT的
皮肤穿透能力强于
氮芥局抹和UVB或PUVA,因此厚斑块型皮损应首选全身
皮肤EBT。近期病情进展迅速或对
氮芥局抹或光疗失败的病人也应选择全身
皮肤EBT,EBT结束后应予
氮芥局抹巩固治疗至少6个月。
EBT对T
2期病变的CR率为80%v90%,
氮芥局部治疗的CR率为50%v70%。虽然EBT的近期CR率高于
氮芥局部治疗,但两者的远期生存无差别。PUVA的CR率50%v80%。一种治疗手段失败后采用其他方法仍可有效。
单一治疗手段无效的病人可采用联合治疗,如EBT+
氮芥局抹,或PUVA+
氮芥局抹,或一种局部治疗手段+生物疗法(
干扰素或维A酸)。Kuzel等报告PUVA和
干扰素Ω联合治疗广泛性斑片或斑块期MF的CR和PR率分别为79%v80%和14%v20%,有效率和缓解期均优于单一治疗手段。联合治疗的另一优点是可抑制机体对
干扰素抗体的产生。
(3)?
B期(
肿瘤期,T
3):首选全身
皮肤EBT,CR率44%v74%。如
皮肤
肿瘤数目少,可采用局部
氮芥涂抹或PUVA联合局部
皮肤EBT,由于复发率高,EBT后应配合其他方法巩固治疗。Stanford大学的经验是EBT结束后常规立即予
氮芥软膏局部治疗,对全身EBT治疗失败的病人可采用
干扰素+PUVA,有效率约80%。对难治性病变应联合多种全身治疗手段(包括全身
化疗)。
(4)?期(红皮病,T
4):如无外周血受侵,首选低剂量PUVA治疗,非常缓慢和小心地逐渐增加剂量,以避免光毒性反应。PUVA可单用或与
干扰素联合。PUVA单用治疗T
4期MF的CR率为33%v70%。大多数病人在PUVA的维持治疗阶段会复发。一些作者认为联合治疗的有效率和缓解期均优于PUVA或
干扰素单一治疗,PUVA联合
干扰素的CR和PR率分别为62%和25%。
T
4病变患者常伴明显的
皮肤炎性反应和瘙痒,
皮肤易被局部治疗手段激惹,全身EBT剂量达到4Gy时就会导致严重的脱屑,因此不推荐作为首选治疗。
光分离疗法也可单用治疗MF红皮病,有效率54%v75%,CR率15%v25%。如单一光分离疗法只达到PR或显效缓慢,可加用
干扰素或维A酸。
单药
化疗也可用于此期病人。最常用的药物为
甲氨蝶呤,有效率58%,其中CR 41%,PR 17%。常用剂量每周5v5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