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 ( cancer of colon;colon cancer )
别名: 结肠癌;colonic carcinoma;结肠组织癌性病变
解释 收起

概述: 结肠癌(cancer of colon)是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最常见的 恶性肿瘤,也是我国九大常见 恶性肿瘤之一。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国家或地区 结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因 结肠癌死亡者,男性居 恶性肿瘤死亡的第5位,女性居第6位。     从流行病学的观点看, 结肠癌的发病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习惯、缺乏体力活动)、遗传因素有关。年龄、结 直肠息肉史、 溃疡性结肠炎及胆囊切除史也是 结肠癌的高危因素。但总体而言, 结肠癌的病因似不十分清楚。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迅速上升之势。在整个大肠癌中所占比例亦明显增高。在某些城市中结肠癌的发病率已与直肠癌相仿甚至更高。因而大肠癌在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亦随之上升,其地位日趋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绝大部分就诊病人属中后期病变,反映它对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威胁。因而处理上特别强调根据结肠部位不同,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异,应提高警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积极治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郑树(浙江大学医学院)
】描述为:">    结肠癌(colon cancer)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以41~65岁发病率高 在我国近20年来尤其在大城市,发病率明显上升,且有结肠癌多于直肠癌的趋势。从病因看半数以上来自腺瘤癌变,从形态学上可见到增生、腺瘤及癌变各阶段(图40-13)以及相应的染色体改变。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存在的分子事件基因表达亦渐被认识,从中明确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及多基因参与的细胞遗传性疾病。

大肠癌时从细胞向癌变演进,从腺瘤—癌序列约经历10~15年,在此癌变过程中,遗传突变包括癌基因激活(K-rαs、c-wyc、EGFR)、抑癌基因失活(APC、DCC、P53)、错配修复基因突变(HMSHI、HLH1、PMS1、PMS2、GTBP)及基因过度表达(COX-2、CD44υ)。APC基因失活致杂合性缺失,APC/β-catenin通路启动促成腺瘤进程;错配修复基因突变致基因不稳定,可出现遗传性非息肉病结肠癌(hereditory non-polyposis colon cancer,HNPCC)综合征。
结肠癌病因虽未明确,但其相关的高危因素渐被认识,如过多的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饮食,缺乏新鲜蔬菜及纤维素食品;缺乏适度的体力活动。遗传易感性在结肠癌的发病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如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的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携带的家族成员,应视为结肠癌的一组高危人群。有些病如家族性肠息肉病,已被公认为癌前期疾病;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与结肠癌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

    结肠癌(colon cancer)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以乙状结肠发病率最高,盲肠其次,以下依次为升结肠、肝曲、降结肠、横结肠和脾曲。
病理分型
   
    一、大体分型
   
    (一)隆起型,肿瘤的主体向腔内突起,呈结节状、息肉状或菜花状隆起,境界清楚,有蒂或广基,表面坏死,脱落可形成溃疡,该溃疡较浅。
   
    (二)溃疡型,最为常见,此型溃疡底部深达或超过肌层。
   
    (三)浸润型,此型肿瘤以向肠壁各层浸润生长为特点。
   
    二、组织学分类
   
    (一)管状腺癌;
   
    (二)乳头状腺癌;
   
    (三)黏液腺癌占10%—20%;
   
    (四)印戒细胞癌;
   
    (五)未分化癌。
   
    三、组织学Broders分级:按癌细胞分化程度分为四级。
    Ⅰ级:75%以上癌细胞分化良好,属高分化;
    Ⅱ级25%~75%的癌细胞分化良好,属中分化;
    Ⅲ级分化良好的癌细胞不到25%,属低分化;
    Ⅳ级为未分化癌。
临床分期2008年AJCC TNM分期
    T:原发肿瘤。
    T0:临床上未发现肿瘤。
    Tis:原位癌,癌位于上皮内或侵犯黏膜层。
    T1:癌肿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
    T2:癌肿侵犯固有肌层。
    T3:癌肿穿透肌层至浆膜层或侵犯腹膜外结肠周围组织。
    T4:癌肿穿透脏层腹膜或侵及其他脏器或组织。
    N:区域淋巴结。
    NO:无局部淋巴结侵犯。
    N1:1~3个淋巴结转移。
    N2:4个及4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Nx:淋巴结情况不详。
    M: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Mx:远处转移情况不详。
    Dukes分期(中国1978年)
    A期:肿瘤局限于肠壁。
    A0:肿瘤局限在粘膜(原位癌、局灶性癌)。
    A1:肿瘤侵及粘膜下(早期浸润癌)。
    A2:肿瘤侵犯肌层。
    B期:肿瘤穿透肠壁,侵人邻近组织结构或器官,但能切除,且无淋巴结侵犯。
    C期:不论肿瘤局部浸润范围如何,已有淋巴结转移者。
    C1:肿瘤附近淋巴结有转移。
    C2:肠系膜上或下血管根部淋巴结有转移。
    D期:远处器官如肝、肺、骨、脑等发生转移;远处淋巴结如锁骨上淋巴结或主动脉旁淋巴结有转移;肿瘤广泛浸润邻近器官已无法全部切除或形成冰冻骨盆;腹膜腔有广泛播散者。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标准 展开
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4 诊断依据 展开
15 相关课件 展开
17 相关检查 展开
19 分型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