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药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有抑制表皮细胞增生、改善分化、抗角化等作用。可使银屑病患者的鳞屑、红斑及厚度减少。组织病理学上显示为表皮分化正常、角质层厚度减少、表皮和真皮炎症消退。
本药从小肠吸收,并以高浓度储存在脂肪组织(特别在肝和皮下组织)中。99%以上与血浆蛋白(主要为脂蛋白)结合。在一次给药25mg、一日1v4次的长期治疗患者中,本药达峰浓度时间为2v6h,血药浓度峰值为102v389ng/ml。本药大部分以代谢物形式经肝胆排出,少量由肾排泄。
适用于治疗银屑病(尤其是脓疮型银屑病、银屑病、斑块型银屑病)、严重顽固口腔扁平苔藓、难治性角化异常性疾病(如鱼鳞病、毛囊周角化病、掌跖角化病等)、毛发红糠疹、掌跖脓疱病等。
1.对本药过敏者。 2.肾功能不全者。 3.正使用维生素A治疗者。 4.孕妇。 5.哺乳期妇女。
出现在皮肤黏膜、肌肉骨骼、肝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与高维生素A综合征类似: 1.精神神经系统:较常见头痛、疲乏。少见头晕。罕见遗忘、焦虑、精神萎靡、抑郁。 2.呼吸系统:较常见唇皲裂、鼻干燥、鼻出血。少见口干。 3.肌肉骨骼系统:较常见骨或关节疼痛、压痛或僵直。 4.泌尿生殖系统:约1%v10%患者可出现丙酮尿、管型尿、糖尿、血红蛋白尿、显微镜下血尿、蛋白尿,10%v25%患者有脓尿。 5.肝:少见肝炎。10%v25%患者γ-谷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1%v10%患者的胆红素、尿素氮、肌酸酐、肌酸磷酸激酶可增加;45%患者血浆三酰甘油增高(浓度超过800mg/dl提示伴随急性胰腺炎),16%患者胆固醇增高;23%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8%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5%患者乳酸脱氢酶(LDH)浓度可以轻至中度增高。 6.胃肠道:少见恶心。 7.血液:1%v10%患者血浆白蛋白和总蛋白有改变;25%v50%患者钙、磷、钾和10%v25%患者氯化物、空腹血糖、凝血酶原时间、钠、静脉CO2浓度、白细胞计数可增加或减少,部分患者凝血激酶时间增加,10%v25%患者血小板计数增加,亦有1%v10%患者减少;25%v50%患者网质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增加;27%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浓度降低。 8.皮肤:较常见皮肤干燥、发红、脱屑、瘙痒、皮疹、对日光敏感性增加、指尖及掌跖皮肤脱屑。偶见皮肤变薄,有时会出现瘙痒、干燥、疼痛、压痛、溢泪等)、对角膜接触镜的敏感性增加。少见视物模糊、复视或其他视力变化。罕见视网膜出血、虹膜炎、出血或炎症、大脑假性肿瘤。
1.交叉过敏:对异维A酸、维A酸、维生素A衍生物、对羟苯甲酸酯类、乳糖过敏者,可能对本药过敏。 2.慎用:(1)心血管疾病或有家族史者。(2)糖尿病或有家族史者。(3)肝病或有家族史者。(4)高脂血者。(5)大量饮酒者。(6)糖尿病者测定。(4)骨X线摄片:包括踝、膝和骨盆,因长期或多疗程治疗可发生骨肥厚。(5)眼底检查:如出现大脑假性糖尿病、糖尿病、肥胖、酗酒、脂代谢不良者更易发生。 16.贮法:15v30?,避光保存。
成人常规剂量:本药剂量需个体化,成人最高限量为一日1.5mg/kg。口服给药:开始一日0.75v1mg/kg,红皮病型银屑病可一日口服0.25mg/kg,每周递增0.25mg/kg,直至获得最满意效果。维持量为一日0.5v0.75mg/kg,通常在开始治疗8v16周后采用。儿童常规剂量:口服给药:儿童因耐受性较大,故用成人量。
1.与痤疮制剂、含脱屑药制剂(如过氧苯甲酰、间苯二酚、水杨酸、硫磺、维A酸)合用,可加剧皮肤刺激或干燥作用。 2.与异维A酸、维A酸或维生素A同服,可增加毒性,应避免同服。 3.与甲氨蝶呤或肝毒性药物合用,可增加肝毒性。 4.与光敏药物共服,可增加光敏作用。 5.与四环素共服,可增加大脑假性肿瘤发生的可能性。 6.本药与含乙醇用品(如剃须后搽洗剂、收敛剂、剃须霜或洗剂、化妆品)合用后,可加剧乙醇的饮料。 7.与牛奶和高脂肪食物同服可增加本药吸收。 8.本药与有强干燥作用的肥皂等清洁剂合用,可加剧皮肤干燥。
| 红皮病 |毛发红糠疹 |毛发苔藓 |银屑病 |掌跖脓疱病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