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盘状红斑狼疮 ( oral discoid lupus erythematosus )
别名: 口腔盘状红斑狼疮;discoid lupus erythematosus
解释 收起

概述: 盘状红斑狼疮(DLE)是一种累及 皮肤或(和)口腔黏膜相对良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张水龙等对201例DLE研究中发现,25%伴有 消化系统疾患,包括胃、 十二指肠溃疡、 慢性胃炎、慢性迁延性 肝炎、结肠炎、肠息肉及 胃癌,10%伴有 关节炎。按WHO规定, 关节炎史作为判断结缔组织疾病的常用指标,5%患有 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这说明DLE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红斑狼疮(lupus erythematosus,LE)是发生于结缔组织的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胶原纤维及其基质发生 变性。本病分为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和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两大类。DLE与SLE是两个病,还是一个病,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但国内口腔界缺少这一方面的具体报告。史慧宝等对660例口腔 盘状红斑狼疮做了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阳性89例。类风湿因子阳性41例,血沉加速11例,尿素氮增高8例,肝功能异常24例。应当说,这部分患者具有异常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在临床 皮肤科杂志上1981年许铭报告,90例 盘状红斑狼疮经2v23年不等的长期随访观察,其中7例转变为SLE,占7.8%。其中4例激化的诱因与日晒、妊娠和 感染有关。90例DLE患者系统症状有不规则 发热、 关节酸痛或 关节炎、 淋巴结肿大、 心脏病变、胃肠道症状、肾脏病变、肝脏肿大。异常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有红细胞总数<4×10 8/L,白细胞总数<4.5×10 9/L,血沉增快, 梅毒血清反应假阳性, 红斑狼疮细胞阳性,尿常规异常,心电图异常。1995年冒长峙报告21例儿童DLE随访8v20年,平均13.28年,无1例转化为SLE。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相关课件 展开
13 相关药品 展开
14 相关检查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