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1.一般治疗
(1)加强监护:注意保暖,保证体温在36v37?,暖箱相对湿度50%左右。用监护仪监测体温、呼吸、心率,经皮测PaO
2、PaCO
2和pH。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常清除咽部黏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3)支持治疗:保证营养和液体入量,不能哺乳者用1/5张含钠液60v80ml/(kg·d),第2天以后100v120ml/(kg·d),静脉滴注。使用人工呼吸机者,如果吸入气中水蒸气已饱和,补液量应减少为50v60ml/(kg·d)。
(4)氧疗:吸氧和机械呼吸使PaO
2维持在6.7v9.3kPa(50v70mmHg),PaO
2过高可导致
早产儿
视网膜病(ROP)而失明。吸入氧度(FiO
2)>0.6,超过24h对肺有一定毒性,可导致支
气管肺发育不良(慢性肺部疾病)。
2.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疗法 表面活性物质(PS)有天然、人工合成和混合制剂三种。由
羊水、牛肺、猪肺或羊肺洗液中提取的天然制剂疗效较人工合成者为好,混合制剂系在天然制剂中加少量人工合成的二棕榈
卵磷脂和
磷脂
甘油。
一般将表面活性物质(PS)制剂每次100v200mg/kg,混悬于4ml生理盐水中,尽早由
气管导管分别滴入四个不同体位(仰卧、右、左侧卧,再仰卧),分别用面罩气囊复苏器加压呼吸1v2min,使PS在两侧肺内均匀分布,用药后1v2h可见症状好转,隔12h重复同剂量。生后2天内多次(2v3次)治疗的治愈率可提高到90%以上,生后正常呼吸前就给PS可起预防作用。
3.对症治疗
(1)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酸中毒时首选5%
碳酸氢钠每次3v5ml/kg,或根据测定的BE和CO
2-CP计算:BE×体重(kg)×0.3=Na
+HCO
3mmol/L,但一天量不超过6v8mmol/kg。高血钠时用3.64%
萨姆(
氨丁三醇,THAM) 2v3ml/次,静脉注射。高血钾时用25%
葡萄糖50mg/kg,并按每3v4g
葡萄糖加1U
胰岛素,静脉滴注。
(2)控制
心力衰竭:用
洋地黄快速制剂,如
毒毛花苷K(毒毛旋花子甙K )0.01mg/(kg·次),或毛花苷C(西地兰)每次0.015mg/kg,缓慢静脉注射。动脉导管重新开放者可试用
吲哚美辛(消炎痛)每次0.02mg/kg,共用3次,每剂间隔12h;小于2天者,后2剂的剂量减半。
(3)严重缺氧:严重缺氧出现
抽搐时,用20%
甘露醇每次5ml/kg,静脉注射。
(5)
抽搐:烦躁和
抽搐用
地西泮(安定)每次0.2v0.3mg/kg,静脉注射;或
苯巴比妥每次5v7mg/kg,肌内注射。
(6)关闭动脉导管:在使用呼吸机时或治疗后恢复期,由于肺小动脉
痉挛解除,肺动脉压力降低至低于主动脉压力,可出现由左向右分流,分流量大时可导致心衰及肺
水肿,尤其是在体重<1500g者。可用
吲哚美辛(消炎痛)静滴以关闭动脉导管:出生体重<1250g者每剂0.1mg/kg,>7天者则0.2mg/kg,12h及36h后再各用1次;本药口服效果差,如经心导管直接滴入动脉导管口,则疗效更佳。用药无效时应考虑介入治疗或手术结扎。
4.预防和控制
感染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选用有效抗生素。一般用
青霉素20万v25万U/(k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