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系利什曼原虫所引起的
寄生虫病,由不同虫种引起的
利什曼病的临床表现也不同,可分为内脏
利什曼病(
visceral leishmaniasis,VL),
皮肤
利什曼病(cutaneous leishmaniasis,CL)和黏膜
皮肤
利什曼病(mucocutaneous leishmaniasis,ML)三种。内脏
利什曼病也称
黑热病(kala-azar),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donovani)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以长期
发热、肝脾肿大、末梢血白细胞数减少和血浆球蛋白增高为其主要临床特征。
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又称黑热病(kala azar),是杜氏利什曼原虫等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上以长期发热、淋巴结及肝脾肿大、末梢血粒细胞减少及血浆球蛋白量明显增高为主要特征。
内脏利什曼病的病原体有3种,即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婴儿利什曼原虫(L.infantum)及恰氏利什曼原虫(L.chagasi),我国内脏利什曼病是由婴JLN什曼原虫及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有两型,即在哺乳动物宿主体内发育的无鞭毛体及白蛉体内发育繁殖的前鞭毛体。在我国传播媒介主要是中华白蛉(Phlebotomus chinensis)。预防主要在于加强健康教育及消灭白蛉。
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leishmaniasis)又称黑热病(Oaiaazar),在我国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经白蛉传播而感染的慢性地方性寄生虫病。主要病变发生在内脏,少数特殊病例则以皮肤损害或单纯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症状,分别称皮肤或淋巴结型黑热病。狗也可患此病,称犬内脏利什曼病,是我国山丘地区黑热病的主要动物宿主,当地人的感染大多来自病犬。本病临床特点为长期不规则发热,进行性肝、脾、淋巴结肿大,贫血,消瘦,外周血粒细胞减少和血浆球蛋白显著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