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肾病 ( hypokalemic nephropathy )
别名: 低钾血症肾病;hypokalemic nephrosis;kalium-losing nephropathy;低钾肾病;低钾血症性肾病;空泡样肾变病;失钾性肾病
解释 收起

概述: 低钾血症肾病(hypokalemic nephropathy)是持久性 低钾血症引起的慢性间质肾炎或肾脏病,又称失钾性肾病(kalium-losing nephropathy)。其严重性决定于缺钾的程度与持续的时间,临床表现主要是尿浓缩功能障碍,但临床极少见。血钾降低时由于细胞内、外钾浓度的比例发生变化,亦改变了细胞膜的极化状态,从而使一些易激性组织如神经、 肌肉的功能发生变化。轻度低血钾(3.0v3.5mmol/L)一般无任何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乏力、易疲劳、 肌肉 痉挛等。长期服用洋地黄的 心脏病患者易引起毒性反应,严重时可导致室性 心律失常直至室颤。此外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低血钾极易诱发 室性心动过速。因胰岛素释放不足所至糖耐量减退的患者常常伴有轻度低血钾。低血钾也常常是 高血压患者 血压不易控制的原因。     中度低血钾(2.5v3.0mmol/L)可致严重肌无力,由于缺乏运动性的血管扩张可引起 肌肉溶解。由于肠蠕动减弱引起 便秘,肾浓缩功能减退出现多尿、尿频。低钾可使肾脏氨生成增加,肝脏疾病患者易引起 肝性脑病。多数患者心电图检查可出现T波低平、S-T段下降、异常Q波等低血钾表现。     严重低血钾(低于2.5mmol/L)可致 肠梗阻、 肌肉 瘫痪、呼吸肌 麻痹,可危及生命。长期慢性低血钾可导致低钾性肾病。本病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类型。遗传性 低钾血症肾病与HLA相关,以原发性肾性失钾、 血压正常但肾素和醛固酮水平增高、尿前列腺素E排泄增加为特征。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3 相关药品 展开
14 相关检查 展开
15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