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类癌(carcinoid)是消化道低发性 肿瘤,仅占消化道 肿瘤的0.4%v1.8%。 十二指肠类癌起源于肠道的kultschitzsky细胞(肠嗜铬细胞),能产生多种胺类激素肽,属 神经内分泌肿瘤范畴。 肿瘤一般较小,单发或多发。随 肿瘤增长可出现 恶性肿瘤浸润生长的特征。而 十二指肠类癌发病率更低,仅占全胃肠 类癌的1.3%,占 小肠类癌的5%。十二指肠第2段多见,第1段次之。
临床表现:十二指肠类癌一方面有十二指肠肿瘤的共同表现,如黑便、贫血、消瘦、黄疸或十二指肠梗阻症状;另一方面由于类癌细胞分泌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如5-HT、血管舒张素、组胺、前列腺素、生长抑素、胰高糖素、胃泌素等,当这些生物活性物质进入血液循环时,尤其是类癌类癌征。
实验室检查:24h尿5-HIAA测定 尿5-HIAA排出量是目前诊断类癌和判定术后复发的重要依据之一。类癌病人排出量超过正常1v2倍,类癌综合征患者排出量更高。
其他辅助检查: 1.胃肠钡餐造影 可见息肉样充盈缺损(图1),但有时难以与腺癌鉴别。 2.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 可在直视下观察到病变的部位、形态和病变的范围,并直接取材活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3.B型超声和CT检查 主要用于诊断有无肝脏或腹腔淋巴转移灶。
【预后】
黄疸 | 水肿
| 硫酸长春碱 |链佐星 |阿霉素 |甲麦角新碱 |
| 便血 |腹痛 |贫血 |十二指肠狭窄 |食物在胃的通过障碍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