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外阴转移性癌比较少见,近几年报道逐渐增多。全身其他部位的任何癌肿均有可能转移至外阴,癌转移至外阴已属疾病的中、晚期,预后较差,但综合治疗仍可达到一定效果。对 外阴转移性癌的诊断和处理逐渐受到重视和关注。 外阴转移性癌多来自 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阴道癌和 绒毛膜癌,经阴道累及外阴,或经淋巴、血行转移而来。
临床表现:外阴转移性癌的首发症状多为患者本人或体检时偶然发现外阴结节,呈单个或多发,肿瘤生长快。 其次为外阴疼痛,少数可表现为尿频、尿痛、排尿不畅等泌尿系症状。外阴病变多位于皮下,随着病情发展表皮溃破,易形成溃疡。少部分患者开始即呈糜烂、菜花状改变。
实验室检查:1.血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组织产生的可以反映肿瘤自身存在的化学物质,一般是指肿瘤组织和相应正常组织相比,增高特别明显而有显著意义的化学成分。肿瘤标志物包括酶、激素及非酶非激素的蛋白、肿瘤分泌的标志物判断肿瘤的来源,较多的文献报道认为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可以早期发现诊断肿瘤,并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监测手段,但对于确定肿瘤的组织来源特异性差。2.病理 通过组织学检查首先确定肿瘤的良、恶性质,其次确定是原发或继发肿瘤。根据转移瘤的病理特征,在已有原发肿瘤存在的情况下,一般容易得到诊断。文献报道根据肿瘤临床特点、病程和治疗反应,缺少病理诊断的情况下也可获得临床诊断。3.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是通过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原理,来识别细胞所含特殊成分,用以识别肿瘤的组织来源和类型。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临床的逐渐推广应用,组化方法在判断转移性癌组织来源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Cupta等应用细针穿刺细胞学方法(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对包括外阴转移在内的146例来自于恶性上皮性肿瘤的肿瘤的转移结节,FNAC结合免疫染色也能够有效的确定未知原发肿瘤的部位。表1和表2分别列出用于来自于上皮肿瘤和中胚叶来源组化染色标记物。4.电镜检查:在普通光镜检查肿瘤来源时出现不一致情况下,电镜检查有助于判断肿瘤的组织来源(表3)。
其他辅助检查:影像学和声像学检查目的首先是了解外阴部位病灶的大小、肿瘤侵犯骨盆及骨膜的深度、腹股沟肿瘤的原发部位。
【预后】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 Crohn病 | 泌尿系统 | 淋巴瘤
| 外阴痛 |外阴肿胀 |血道播散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