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子宫平滑
肌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1)手术适应证:主要适应?、?期患者,无严重内科疾患。
(2)手术目的:切除
肿瘤,了解
肿瘤侵及范围、期别、病理性质,以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3)术中探查:应注意仔细探查盆腔与腹腔脏器以及盆腹腔
淋巴结有无肿大,探查前,应常规留取腹腔冲洗液送细胞病理学检查。
(4)当行
子宫肌瘤切除术时,术中应常规切开肌瘤标本,注意观察有无肉瘤的可疑,如发现肌纤维无漩涡状结构排列,而为均质性、质脆、红黄相间结构时,应立即行冷冻病理检查。特别是发现子宫旁或卵巢血管内有蚯蚓状白色瘤栓时,更应提高警惕,以便手术中能够及时发现恶性,决定手术范围。
(5)手术范围:全子宫或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及双附件切除术、盆腔
淋巴结和腹主动脉旁
淋巴结切除术。若宫颈受侵,则按
宫颈癌的手术范围。
关于盆腔
淋巴结是否切除,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子宫平滑
肌肉瘤早期即有盆腔
淋巴结转移,应行盆腔
淋巴结切除术。也有人认为,
淋巴结切除术无助于改善预后,对长期存活率帮助不大,建议术中若探查发现
淋巴结肿大,可行
淋巴结活检或切除术。有人认为,
淋巴结有转移,体积并不一定增大,若不常规行
淋巴结切除术,无法全面了解病变情况,不利于
肿瘤的分期和制订术后治疗方案,主张对诊断明确的子宫平滑
肌肉瘤常规行盆腔
淋巴结切除术。上海医科大学
肿瘤医院报道84例子宫肉瘤的治疗认为,?、?期子宫肉瘤有淋巴转移的可能,术后又易在宫旁复发,故提出应行广泛子宫、双附件及腹膜后淋巴切除术,术后辅以放疗和
化疗。
关于卵巢是否切除,也存在争论。主张切除者认为,双卵巢切除,有助于切净
肿瘤,并可防止因
雌激素刺激而导致
肿瘤复发。但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尚无明确的证据表明子宫平滑
肌肉瘤与卵巢分泌的激素有关,因此,绝经前妇女子宫平滑
肌肉瘤若未发生子宫外转移,卵巢正常,可以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对于年轻、未育的患者,若迫切渴望生育时,可以考虑行肌瘤(含肉瘤)切除术,但必须根据
肿瘤的恶性程度、边界是否清楚、有无子宫肌层及血管或淋巴管内浸润等情况慎重酌情决定。对保留生育功能者应密切随访。
2.
放射治疗 盆腔复发是子宫肉瘤重要的临床生物行为之一,也是影响该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
肿瘤医院资料显示子宫肉瘤复发率42.5%(65/153),其中23例患者(35.4%)仅表现为局部复发,而无远处转移,Lurain 1992报道约一半病例初始复发部位在盆腔,控制盆腔复发,从而减少远处转移对提高生存有重要意义。
手术前后的盆腔放疗明显减少了盆腔复发,这一点已得到许多作者的证实。Salazart等分析复发病例,显示所有?期子宫恶性苗勒管混合瘤患者手术后均发生复发,而12例手术+放疗患者中仅6例复发,手术+放疗使盆腔局部控制率增加了2倍。Kaocke等曾报道72例子宫肉瘤手术+放疗,盆腔局部控制率77.9%,而且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经术后辅助放疗无局部复发病例。同样Gerszten等回顾性分析了60例恶性苗勒管混合瘤,其中,29例术后辅助放疗,31例单纯手术,放疗后局部复发率从单纯手术的55%下降至3%,而未放疗的局部复发相关危险是17.54。Chi等也有类似报道,术后辅助放疗盆腔复发率从50%降至2l%。中国医学科学院
肿瘤医院29例子宫肉瘤患者手术后辅助放疗,局部复发率(20.7%)较单纯手术者(42.2%)明显下降(P<0.05)。放疗可以减少盆腔复发,提高盆腔局部控制率。
放疗的作用在无瘤生存及总生存率方面,仍有不同的报道,一些作者报道放疗可提高无瘤生存率,如Gerszten不仅报道术后辅助放疗使局部复发率下降,而且认为术后辅助放疗通过减少局部复发从而减少远处转移的危险,使?v?期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明显延长。Hoffman等报道54例子宫肉瘤中22例手术治疗,32例手术+放疗,后者延长了无瘤生存时间。Manchul等研究106例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发现?期病人术后辅助放疗提高了总的生存率,无瘤生存时间以及盆腔局部控制率。另一些作者则认为术后放疗不能改善生存,Olah等回顾性分析318例子宫肉瘤,发现术后辅助放疗比单纯手术结果还差。GOG Homback报道生存率和无瘤间期在接受放疗和未接受放疗之间无差异。
子宫肉瘤不同病理学类型的放射敏感性不同。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对放疗较为敏感,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次之,平滑
肌肉瘤不敏感。医科院
肿瘤医院
资料分析,24例复发
肿瘤
放射治疗后3例
肿瘤完全消失,9例
肿瘤缩小?50%,8例稳定,4例无效,另外,4例子宫颈肉瘤行单纯
放射治疗,3例放疗后
肿瘤完全消失,1例生存时间达36个月,2例9个月和11个月后死于远处转移。
放射治疗方法:主要以盆腔照射为主,部分病例如宫颈受累可加用腔内放疗。对于已失去手术可能的病例,则予体外与腔内全量
放射治疗。对子宫肉瘤而言,
放射治疗原则并无独特处,可参照
宫颈癌及
子宫内膜癌进行。
3.
化疗 子宫肉瘤具有早期血行转移特点,即使是?、?期的
肿瘤患者治疗后易出现远处转移。中国医学科学院
肿瘤医院报道65例复发转移病例中28例(占43.1%)为单纯远处转移,其中,肺转移12例(18.5%),因此,
化疗在子宫肉瘤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许多临床工作者希望通过
化疗改进预后,提高5年生存率。
多柔比星(
阿霉素)和
异环磷酰胺、
达卡巴嗪(氮烯咪胺)、
顺铂等为常用且有效的药物。单药研究中多柔比星(
阿霉素)是研究最广泛的,在软组织肉瘤中70mg/?比50mg/?更有效。Cochrane复习分析14个研究机构1568例肉瘤,认为
化疗延长了局部复发时间、无远处转移时间和无复发时间,然而以多柔比星(
阿霉素)为基础的
化疗没有改善总生存率。Piver报道多柔比星(
阿霉素)75mg/?或60mg/?,间隔4周,共6程,观察两组子宫肉瘤病人,一组手术,一组手术+
化疗,结果手术组5年生存36%,手术+多柔比星(
阿霉素)
化疗组63%。Rubin1996报道多柔比星(
阿霉素)治疗晚期及复发性子宫平滑
肌肉瘤有效率为25%,因此,多柔比星(
阿霉素)是子宫肉瘤的首选药物之一。近年来对
异环磷酰胺的研究不断深入,
异环磷酰胺单药有效率在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中应用达到32%,对平滑
肌肉瘤为17.2%。
联合
化疗有多种方案,Peters报道AP方案治疗中胚叶混合瘤和内膜间质肉瘤,ADM60mg/?,
顺铂(DDP)100mg/?(水化),11例中有效率73%,其中,3例二探阴性,2例生存超过24个月。Schutte和Sledge报道
异环磷酰胺(IFO)+ADM在软组织肉瘤中反应率分别为36%和41%。Azizi报道VAD方案
长春新碱(VCR) 1.2mg/?,ADM 20mg/?,d1v3,
达卡巴嗪(DTIC)250Mg/?,d1v5,6例中3例达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缓解期15.6月,并有1例24个月后仍无瘤生存。中国医学科学院
肿瘤医院20例复发或转移的子宫平滑
肌肉瘤采用此方案,7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5例进展,0例完全缓解。另有18例子宫肉瘤术后应用VAD方案,无
肿瘤复发9例,5年生存72.7%,较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