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扁桃体炎(chronic tonsillitis)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隐窝引流不畅,导致扁桃体隐窝及其实质发生慢性炎症病变。邻近病灶如鼻腔及鼻窦感染,某些急性传染病后也可引起本病。病原菌以链球菌及葡萄球菌最常见。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近年来基于免疫学的观点,认为自身变态反应为引起慢性扁桃体炎症的重要机制。发病年龄一般以7~14岁者最多,青年人次之,老年人少见。按其病理变化可分三型:
①增生型,多见于儿童;
②纤维型,多见于成人;
③隐窝型,病情重,易产生并发症,又称慢性脓毒性扁桃体炎。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反复发作咽痛、易感冒,可有咽异物感、发痒、阵发性咳嗽等症状。由于扁桃体内细菌的繁殖生长及残留于扁桃体内的脓性栓塞物,常可致口臭,其程度因扁桃体炎类型不同而异。
扁桃体肥大,可引起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呼吸不畅,多见于儿童。若伴有腺样体肥大可引起鼻塞、打鼾及咽鼓管阻塞。由于经常咽下分泌物及隐窝内的细菌毒素,可有消化不良、头痛、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
(二)查体要点
1.增生型扁桃体淋巴组织增生,扁桃体显著肥大,突出于腭弓之外,色淡红、质较软。反复发炎引起扁桃体肥大者,多有结缔组织增生而较硬。扁桃体可与前、后腭弓炎性粘连。
2.纤维型扁桃体淋巴组织萎缩,间质内纤维瘢痕组织增生,隐窝口阻塞,扁桃体变小而坚韧,表面常凹凸不平,或呈分叶状。舌腭弓呈带状慢性充血,且常与扁桃体有粘连。
3.隐窝型主要病变深居扁桃体隐窝内,淋巴小结呈慢性炎症,淋巴组织瘢痕化。由于隐窝口被瘢痕组织阻塞而引流不畅,导致隐窝明显扩大,或有大量脱落上皮、细菌、淋巴细胞和白细胞聚集形成脓栓。用压舌板于舌腭弓外侧挤压扁桃体,可有分泌物从隐窝口溢出。
慢性扁桃体炎(Chronic tonsillitis)多由急性扁桃体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