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溺 ( drowning )
别名: 淹溺;溺死;淹死
解释 收起

概述:人淹没于水中,呼吸道被水或泥草等异物堵塞称为湿溺(病死率70%v80%),或 淹溺短时内发生会厌、喉、 气管 反射性 痉挛性堵塞呼吸道称为干溺(病死率10 %v20%),不论湿溺或干溺均能导致窒息、通气障碍、严重缺氧、 呼吸衰竭,甚至呼吸、心跳停止。对病情濒危但未死亡者称为濒临淹死,死亡者称为淹死。
    人浸没于水或其他液体后液体充塞呼吸道及肺泡或反射性引起喉痉挛发生窒息和缺氧,处于临床死亡[呼吸和(或)心搏停止)]状态称为淹溺(drowning)。浸没后暂时性窒息,尚有大动脉搏动,经处理后至少存活24小时或浸没后经紧急心肺复苏存活者称近乎淹溺(near drowning)。淹溺后短暂恢复数分钟到数日,最终死于淹溺并发症者为继发性淹溺(secondary drowning)。浸没冰水后的猝死称为淹没综合征(immersion syn-drome)。淹没后综合征(postimmersion syndrome)是ARDS的一种类型, 继发于肺泡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和渗漏致肺部炎症反应, 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或灭活, 见于72小时内近乎淹溺患者。
约9O%淹溺者发生于淡水,其中5O%发生在游泳池。淹溺是世界上最常见意外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 淹溺是伤害死亡的第三位原因。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依据 展开
13 相关课件 展开
14 相关药品 展开
15 相关检查 展开
16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