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性白内障(complicated cataract)是指由于眼部病变或内眼手术引起眼内环境的改变,使晶状体发生营养障碍或代谢紊乱,产生混浊,形成并发性白内障。眼前节和眼后节的许多疾病均可导致并发性白内障,其发展与眼部原发病的进展过程呈正比。眼前节疾病所致的白内障多由前囊膜或前皮质开始,而眼后节疾病则相反。高度近视并发的白内障多为核性白内障,青光眼所致者多由前皮质和核开始。随着玻璃体手术的普遍开展,与眼内惰性气体或硅油填充有关的并发性白内障日益增多,有报道,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白内障的发生率可高达100%。
诊断思路
病史要点
并发性白内障患者一般是在原有的眼部疾病或内眼手术史的基础上,新近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来就诊。眼部的炎症如慢性葡萄膜炎,变性疾病如陈旧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变性、高度近视或眼内肿瘤、缺血及眼底血管性病变,内眼手术后如青光眼滤过术后,玻璃体切割术合并眼内填充物术后均有可能导致并发性白内障,应仔细询问病史。
并发性白内障(complicated cataract)是指眼内疾病引起的晶状体混浊。
并发性白内障(complicated cataract)是指眼内疾病引起的晶状体混浊。常见于葡萄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眼内肿瘤、高度近视及低眼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