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胎儿窘迫是指在孕妇、胎儿或胎盘等各种高危因素引起的胎儿缺氧、酸
中毒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常常危及胎儿的健康和生命。
胎儿窘迫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胎儿窘迫以减少围生儿发病率、病残率和死亡率,是产科临床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胎儿窘迫(fetal distress)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发病率为2.7%~38.5%。急性胎儿窘迫多发生在分娩期;慢性胎儿窘迫常发生在妊娠晚期,慢性胎儿窘迫在临产后往往表现为急性胎儿窘迫。
临床表现:胎儿窘迫主要临床表现有:胎儿心率异常改变、羊水污染及胎动异常。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很少,胎儿窘迫所特有。
1.胎儿窘迫的最初信号,这一阶段历时很短。随缺氧进一步加重,胎心率逐渐减慢至119~100次/min,随之出现心律不齐,胎儿窘迫,近年通过足月畜胎实验及对孕妇观察,胎粪排出可能由于肠管激素作用提高了肠管兴奋性,是伴随胎儿成熟的一种正常生理表现。因此,胎儿窘迫的早期信号。
3.胎动改变 胎动次数的多寡个体差异较大,一般波动于30~100次/12h。许多因素可影响胎动,如孕妇平卧、声响、光的刺激及腹部触摸等,均可使胎动增加。但胎动减少中约有半数是因胎儿宫内窘迫所致。因此,孕妇对胎的感觉,可以作为判断胎儿宫内状态的指标,如12h内胎动次数<10次,表明胎儿缺氧。一般每小时胎动少于3次时,应警惕胎儿可能有缺氧窘迫的发生。
1.胎儿窘迫,4~7分为胎儿可疑缺氧。
(4)胎盘功能低下:24小时尿雌三醇(E3)<10mg或连续监测减少>30%,尿雌激素/肌酐比值<1O;妊娠特异β1糖蛋白(SP1)<100mg/L;胎盘生乳素<4mg/L,均提示胎盘功能不良。
(5)羊水胎粪污染:羊膜镜检查见羊水呈浅绿色、深绿色及棕黄色。
【病理生理改变】
胎儿对宫内缺氧有一定的代偿能力。轻度缺氧时,二氧化碳蓄积及呼吸性酸中毒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致血压升高、胎心率加快。重度缺氧时,转为迷走神经兴奋,心功能失代偿,心率由快变慢。无氧糖酵解增加, 丙酮酸及乳酸堆积,胎儿pH值下降, 出现混合性酸中毒。缺氧使肠蠕动亢进,肛门括约肌松弛,胎粪排出污染羊水, 呼吸运动加深,羊水吸人, 出生后可出现新生儿吸人性肺炎。缺氧使肾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胎儿尿形成减少而致羊水量减少。妊娠期慢性缺氧使胎儿生长受限,分娩期急性缺氧可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及脑瘫等终生残疾。
【病原和发病机制】
实验室检查:
1.羊水监测 胎儿生活于羊水中,由于羊水与胎儿的特殊密切关系,可以利用羊水的性状及其量的异常,了解胎儿缺氧情况,判断胎儿安危。
(1)羊水量的监测:羊水减少的临床表现是子宫底高度及腹围均小于妊娠月份,腹部扪诊子宫紧裹胎体,缺乏羊水振波感,胎儿活动受限,形成缺氧环境。估计羊水量过少是判断胎儿安危的重要信号之一。羊水越少,发生胎儿窘迫及羊水量通常采用B超观察羊水暗区的大小:
①最大羊水池深度(AFV)的测定:AFV指不含脐带的最大羊水暗区的垂直深度,在正常妊娠晚期为(5.1±2.1)cm,AFV>8cm为羊水过多,<3cm为羊水过少,?2cm为中度过少,?1cm系羊水重度过少。
②羊水指数(AFI)的测定:按孕妇腹部4个象限分别测量各自羊水池垂直深度,四个象限值之和为羊水指数,通常AFI?5cm为羊水过少,5v8cm为羊水偏少,10v24cm为正常。AFI可纠正AFV仅测量单个羊水池深度所出现的片面性,临床检测效果较好。
(2)羊水胎粪污染度:正常羊水应是无色略浑浊的液体,当胎儿新生儿窒息明显增多。因此,羊水粪染的胎儿是否异常,最关键的是判断胎粪排出时间及量的多少。对于早期重度羊水胎粪污染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总之,由于羊水粪染产生机理不同,临床中绝不能单凭羊水性状作为胎儿缺氧的诊断依据或仅此一点作为剖宫产的指征,但羊水粪染也绝不宜忽视。根据羊水粪染程度及出现时期,结合其他监测指标,在鉴别胎儿宫内窘迫中仍不失为一种直接而简易的监测手段,是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警示信号。
2.脐带血监测 孕期脐血监测可以反映胎儿酸碱状态平衡或失调的真实情况,对胎儿窘迫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正常胎儿脐静脉血的pH值较母体低,PCO2则较高,PO2下降。胎血浆缓冲碱(BBP)和BE值与母血相似。从酸碱平衡方程图解分析结果,胎儿应划为—呼吸性酸中毒―状态。
(1)妊娠期脐血的采集法:在B超导向下,经母体腹部行脐血管穿刺,用肝素化注射器抽出脐静脉血2v4ml密封后送检。脐带穿刺部位:
①距胎盘根部1cm处;
②距胎脐窝1cm处;
③随机选择游离段。但通常以胎盘根部或胎儿脐窝处较为固定,穿刺易成功。
脐血管穿刺在妊娠18周至足月妊娠均可进行,以妊娠20v22周最佳。因脐带穿刺抽血技术要求高,且有一定危险性,出血率为23v37%;胎儿丢失发生率0.8%v1.6%,孕妇一般不易接受。但与胎盘穿刺,胎儿镜采血相比,具有相对安全、简便的优点。适用于新生儿窒息的处理;
④判断新生儿预后。
(3)胎儿宫内缺氧的判断指标:脐静脉血P02<2.53kPa,pH<7.2,母儿血pH差值>0.20。
3.生化监测综合评分 由于近年生化检测方法的进步,尤其是放射免疫法的发展,使胎盘激素、酶及某些特异蛋白的研究由实验室转向临床,应用于胎儿-胎盘功能的监测,成为处理胎儿窘迫,高危妊娠的一项依据。
(1)胎盘激素的检查:
①雌三醇测定:妊娠期雌三醇(E3)的产生是胎儿-胎盘功能共同协作的结果, 尿E3值伴随妊娠进展而增加,至孕38v39周达最高值,40孕周后有所下降。它的测值可判断胎儿生理状态及胎盘功能。由于测定值受尿比重影响,浓缩尿E3含量高,稀释尿含量低,故临床多用尿雌激素
(E)/肌酐
(C)比值测定以代替。孕妇尿中C排泄量比较恒定,E/C代表每排出1g肌酐同时排出雌激素毫克(mg)数,其优点还在于能以单次尿或部分尿代替24h的全部尿,不用再计尿量,但以清晨第1次尿接近24h尿E/C的结果。测定值的判断:正常值:E/C>15。可疑值:E/C 10v15。危险值:E/C<10。但是血与尿中E值在24h内有很大波动,干扰因素也较多,存有假阳性率,因此须综合其他检测指标判断胎儿预后。
②血胎盘泌乳激素(hPL):hPL的结构与人生长激素相似。妊娠晚期血hPL浓度是早期的500v1000倍。半衰期短,为20v30min,可迅速反映胎盘的功能状态,是胎盘功能检查的良好方法之一。hPL测定值的判断:<4mg/L时提示胎盘功能低下。但胎盘代偿功能很强,即使功能受损,其值往往正常,因而难免出现假阴性。
(2)血妊娠特异性?1糖蛋白(简称SP1)测定:SP1由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产生,孕卵植入后即进入母体血循环,含量逐渐上升,至孕晚期可达200mg/L,是hPL浓度的20v30倍。产后迅速消失,因而是胎盘功能检测的良好指标。常用放射免疫法和单相免疫扩散法测定,于孕38周可达高峰。孕39周以后下降,并维持至分娩。测定低值(<80mg/L)者胎儿窘迫或新生儿低Apgar评分发生率高,对胎儿窘迫有诊断意义。
(3)母尿胎粪指数(UMI)测定:胎儿宫内缺氧,胎粪排入羊水,胎粪样物质进入母体,从母尿中排出,母尿UMI间接反映羊水中是否混有胎粪,可快速发现胎儿缺氧的一种简便快捷测定法。临床判定标准:UMI光密度<0.5提示正常,0.5v0.99疑胎儿窘迫,UMI?1提示胎儿危险。
(4)实验室监测的综合评分:近年临床将上述4项测值进行综合评分以提高对胎儿隐性窘迫的诊断准确率。具体方法:分别将母尿E3/C比值,母尿UMI(光密度)、母血hPL(mg/L)、SP1(mg/L)的正常值定为2分,1分为可疑,0分为危险。各项监测结果评分标准详见表1。
其他辅助检查:
1.胎心监护 自20世纪60年代Hon等首次报道胎儿电子监护(fetal electronic mornitoring,or cardiatocography,CTG)监测胎儿以来,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可以连续记录和观察胎心率的变化,以及宫缩、胎动等对胎心率的影响,并形成了一整套的胎心率图谱的分析方法。胎心监护的方法有内监护和外监护2种方法,内监护是指孕妇临产,宫口开2cm后,予以人工破膜,把电极置于胎儿头皮,根据胎儿心电变化记录胎心率,同时把宫腔压力探头置于羊膜腔内,直接检测宫腔压力的方法,该方法较准确,但因其为介入性、损伤性的检测方法,可能引起胎儿电子监护,当胎心率和胎心率变异性在正常范围,有2次以上的胎心率加速(持续时间>15s,升高幅度>15次/min),且无减速出现时认为胎心监护正常。当其中一项异常时称之为可疑。当存在二项以上异常或出现晚期减速时称之为明显异常。当胎心监护异常需要剖宫产或产钳助产,或顺产伴有产后5min,Apgar评分在7分以下时诊断为胎儿窘迫。结果1041例中982例入室试验正常,其中13例(1.4%)胎儿窘迫;入室试验可疑者49例,其中胎儿窘迫5例(10.0%);入室试验异常10例,其中胎儿窘迫4例(40%)。结果表明入室试验在预测分娩期胎儿窘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分析13例入室试验正常但发生胎儿窘迫的病例,发现其中10例胎儿窘迫发生在入室试验5h后,另外3例发生在入室试验5h内,1例为脐带脱垂,2例为孕周<35周的早产儿。当胎儿的发育正常,入室试验正常,且无高危因素,在分娩期发展为晚期减速需要115min,发展为变异减速需要145min,胎儿心率变异性消失需要185min。因此,在低危妊娠中进行入室试验,并据此决定进一步胎儿监测的方法是十分可行和安全的。
在第二产程根据胎心监护诊断胎儿窘迫有一定的困难。由于胎头在第二产程到达盆底,胎头受压的程度较重,约有1/3的胎儿出现胎心率的减速;但并非所有胎心率异常的胎儿均存在胎儿窘迫。许多医疗单位在第二产程均采用胎心连续监护,当胎心率减速合并有以下情况时,考虑结束分娩:
(1)胎儿心率变异性差。
(2)胎心率基线>160次/min,或<120次/min。
(3)胎心减速为晚期减速或延期减速(持续时间2min)。
(4)宫缩间隙期胎心率不能恢复到正常范围。
随着胎儿监护的广泛应用,胎心监护的不足和缺点也不断引起人们的重视。首先是影响胎儿监护结果的因素很多,胎心监护诊断胎儿窘迫的假阳性率很高,导致全球性的剖宫产率升高。
近10年来,有关胎心监护的研究有所发展,主要反映在仪器的硬件和图谱分析软件上。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胎儿监护向网络化、远程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胎心监护图谱分析向计算机专家系统分析等方向发展,可以避免分析主观性。
2.生物物理指标评分(biophysiologic proffle scores,BPPs)
(1)BPPs的评分方法:BPPs包括胎心监护、胎动(Fetal movment,FM)、胎儿呼吸样运动(Fetal breathing movement,FBM)、胎儿肌张力(Fetal toning,FT)、感染的顾虑。由于其本身的缺陷,FECG的应用并不十分广泛。
5.胎儿头皮血血气分析 胎儿动脉血的酸碱度和血气分析胎儿动脉血的酸碱度和血气分析是判断胎儿窘迫较准确的方法,在许多临床研究中作为胎儿窘迫的黄金标准。胎儿缺氧时,体内无氧酵解增强,大量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当缓冲平衡失代偿而发生紊乱,可使血液中的pH值下降。缺氧程度与pH值的改变成正相关。胎儿头皮血的pH 7.25v7.30为正常范围,pH 7.20v7.25为可疑缺氧,pH<7.20应诊断胎儿缺氧,及时终止妊娠。联合应用胎心监护和胎儿头皮血的pH值,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但一次测定不能估价预后,须反复多次进行,但此为损伤性手段,临床应用有一定指征和熟练的操作水平。故临床推广应用有一定困难。
6.近红外分光光谱分析 Wyatt等应用近红外分光光谱(700v1000nm)对生物组织的穿透性,从而无损伤性地得到脑组织的分光光谱,根据光谱得到脑氧含量和血流动力学的指标。Peebles等应用该技术测定临产后胎儿脑血红蛋白浓度和氧含量,结果发现氧合血红蛋白和去氧血红蛋白分别与波长为775nm和908nm的近红
【预后】
一、急性胎儿窘迫主要发生在分娩期。
(一)胎心率异常胎心率>160次/分,或<120次/分。胎心电子监护出现频繁晚期减速、重度变异减速,伴胎心基线波动消失。
(二)羊水胎粪污染。
(三)胎动异常初期表现为胎动频繁,继而转弱及胎动减少消失。
(四)血气分析胎儿头皮血pH值<7.20,PaO2<10mmHg,PaCO2>60mmHg考虑胎儿酸中毒。
二、慢性胎儿窘迫
(一)胎动过频或减少。
(二)胎儿电子监护异常胎心基线>180bpm或<120bpm持续10分钟以上;基线变异频率<5bpm;NST无反应性;OCT可见频繁重度变异减速或晚期减速。
(三)胎盘功能低下24小时尿E3<10mg,尿E/C<10,血SP1<100mg/L,HPL<4mg/L。
(四)胎儿生物物理评分低。
(五)羊水胎粪污染。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标准 胎儿恢复正常或妊娠结束,胎儿平安。
妇产科学(第七版),乐杰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