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炎系指脑或脊髓的蛛网膜在某些病因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种组织反应,以蛛网膜的增厚、粘连和囊肿形成为主要特征。实质上这是一种病理诊断,而不是一个疾病单元,多见于青、中年。
由于发病部位不同,临床症状各不相同。常见的有: (一)脑蛛网膜炎。1.后颅凹蛛网膜炎:(1)背侧型:临床症状以颅内压增高为主,出现头痛、头痛和头痛可为局限性或弥漫性,一般较轻,有时在头位改变时可有加重。头痛和疼痛,轻重不一,休息后可减轻,常持续数月数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 放射性疼痛:即疼痛呈放射性传导,而且传导性的疼痛会从肢体的近心端(靠近心脏侧)向远心端放散,犹如串电感。 足的放射性疼痛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和腰骶椎间隙,而坐骨神经正是来自腰和骶神经根,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或先有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中央型的突出常引起双侧坐骨神经痛。当咳嗽、打喷嚏及大小便等腹内压增高时传电般的下肢放射痛加重。腿痛重于腰背痛是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体征之一。 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瘫痪并有萎缩 副神经脊髓部则发自颈1~5或颈1~6脊髓前角细胞群背外侧的副神经核,以此核发出的纤维由脊髓外侧面穿出,合并成一条总干,在齿状韧带和脊神经后根之间上行,经枕骨大孔入颅,并与延髓部纤维会合,出颈静脉孔后与延髓部分离而自成一干,下行到颈部在颈内动、静脉之间及胸锁乳突肌深面下行,分支支配胸锁乳突肌,其主干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偏上穿出进入颈后三角,斜向下潜入斜方肌深面支配该肌。如副神经出颈静脉孔后立即受伤,常与其他邻近的瘫痪并有萎缩,双侧损害时,病人头颈后仰及前屈无力。 口角歪斜,无法说话 面肌痉挛的患者多在中年以后发病,女性略多。多由一侧眼部开始,逐渐延及口及全部面肌,额肌较少受累,严重者可累及同侧颈阔肌。为阵发性、快速、不规律的抽搐。初起抽搐较轻持续几秒钟,以后逐渐延长可达5分钟或更长,而间隔时间逐渐缩短,抽搐逐渐严重。严重者呈强直性,致同侧眼不能睁开,口角向同侧严重歪斜,无法说话。蛛网膜粘连 蛛网膜粘连是蛛网膜炎的主要特征,蛛网膜炎系指脑或脊髓的蛛网膜在某些病因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种组织反应,以蛛网膜的增厚、粘连和蛛网膜粘连,在蛛网膜下腔形成囊肿,内含脑脊液。好发于小颅凹,也见于枕大池,四迭体周围脑池和鞍上池等。 囊肿形成为主要特征。实质上这是一种病理诊断,而不是一个疾病单元,多见于青、中年。
【病因】 (一)感染: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继发于各种类型的脑脊膜炎、脑脊髓炎,特别是病毒等感染引起的浆液性脑膜炎。2.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全身感染如感染等,均可能为致病原因。 (二)外伤:颅脑外伤及脊柱外伤均可发生,外伤可很轻微,颅肌或脊柱可无骨折等改变。 (三)异物进入蛛网膜下腔,如蛛网膜下腔出血、抗菌素、麻醉剂、造影剂等。 (四)中枢神经系统有原发病变,如肿瘤、脊髓空洞症、视神经炎、多发性硬化等。 (五)颅骨及脊柱病变,如颅底凹陷症、脊柱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症等。 (六)中毒,如铅中毒、酒精中毒等。 (七)病因不明:有可能是临床征象不明显或病因未查明的非化脓性脑膜炎,特别是病毒感染所引起。
脑脊液蛋白、细胞数多有增高。
根据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再加上颅内压增高,脑脊液蛋白、细胞数的异常可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1. 抗感染治疗:在疑为或明确是感染所致病例,可给以抗菌素或抗病毒制剂。有的病例即使结核证据不多,也可先给抗结核治疗,两周左右如有疗效,中继续按结核治疗。2.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静脉滴氢化可的松(100~200mg,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或肌注或口服泼尼松、地塞米松等。椎管内注射激素,通常一次使用地塞米松2~5mg,和脑脊液混合后缓慢注射至蛛网膜下腔内,由小量开始,每周2~3次,10次为一疗程。糜蛋白酶(5mg)或胰蛋白酶(5~10mg)肌注,每日一次,也可试用以软化粘连,但疗效不理想。3. 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可使用菸酸、地巴唑、654-2、山莨菪碱注射液等。4. 理疗:如视交叉蛛网膜炎可试用经眼球部进行碘离子导入法。5. 放射治疗:多用于脊髓蛛网膜炎及大脑半球凸面蛛网膜炎,剂量宜小,对改善血运有一定帮助,但疗效不确。6.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囊肿切除及手术减压,对粘连的剥离有一定困难,且疗效不确,对和肿瘤难以鉴别者,也可考虑手术探察。此外还可使用椎管内注射空气疗法,一次酌情注入10~15ml。自小量开始,每注入5ml气体即放出等量脑脊液,每5~7天一次,对早期病例松解粘连、改善脑脊液循环或许有帮助。颅内压增高者宜用降压措施。
由于粘连以及血管内膜也有炎变而增厚以至闭塞,可造成邻近神经实质的缺血、坏死;囊肿可压迫神经组织产生继发变性。如粘连影响了脑脊液循环、如堵塞了第四脑室的正中孔、侧孔、则可引起脑内积水。
【预后】应及时治疗和预防各种原发疾病。
化脓性脑膜炎 | 颅内压增高 | 神经系统 | 败血症 | 肺炎 | 抽搐 | 出血 | 咳嗽 | 感冒 | 眩晕 | 头痛 | 水肿
| 放射性疼痛 |口角歪斜,无法说话 |足的放射性疼痛 |蛛网膜腔内囊肿 |蛛网膜增厚 |蛛网膜粘连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