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母细胞瘤 ( retinoblastoma )
别名: 视网膜母细胞瘤;成视网膜细胞瘤;视网膜成神经细胞瘤;retinal glioblastoma;retinal neuroblastoma;retinoma;视网膜恶性胶质瘤
解释 收起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是一种来源于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的未成熟细胞的恶性肿瘤。它是任何种族中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原发恶性肿瘤。这种肿瘤有较强的通过视神经向大脑侵犯和广泛转移的能力。未得到有效治疗者通常在发病后的2~4年死于本病。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率国内外报道差别较大,其总体发病率大约是1:15000,从年龄发生率来看刚出生的前几个月发病率最高,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逐渐下降,到6岁时发病率已很低。尽管大多数患儿发病早,但除非个别家族性病例,视网膜母细胞瘤很少先天发病,甚至在出生后3个月内就被诊断出来。本病被发现的平均年龄,双眼患儿约为12个月,而单眼患儿大约在24个月。
    视网膜母细胞瘤男女发病率相等且无种族之分。视网膜母细胞瘤约6%~70%单眼发病,30%~40%双眼受累。单眼病例肿瘤多数是单个的,而双眼病例肿瘤一般是多发。视网膜母细胞瘤约40%属于遗传型,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60%为非遗传型。遗传学研究发现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可能由于两个正常RB等位基因的丢失或失活,这一基因是位于13号染色体长臂14区(q14)的一小段DNA序列。两个正常RB等位基因丢失或失活的时间决定了该病是否有遗传倾向。
诊断思路
    病史要点
    发生在婴幼儿的单眼或双眼有白瞳症。多由家长发现患儿瞳孔区发白或呈黄白色,甚至已发生失用性外斜视、眼球肿块而就诊。
   
概述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由视网膜发育过程中不成熟的视网膜母细胞导致的视网膜原发恶性肿瘤。好发于6岁以下的婴幼儿,通过视神经向颅内转移,或侵犯脉络膜、巩膜向眼眶转移。在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中,单眼发病约6O %~ 70 %,双眼发病约30% ~4O% 。不治疗者可在2~4年内死亡。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发病率约为1:18000至1:21000,90%患儿在3岁前发病,约30%患儿双眼受累。成年人发病罕见。无种族、地域及性别差异。RB有较高的自发退化率,达1.8%~3.2%,高于其他肿瘤的1000倍。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 blastoma,RB)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可有家族史,但多数仍为散发病例。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由于Rb抑癌基因突变,肿瘤起源于发育中的视网膜细胞,单眼或双眼发病。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最新进展 展开
13 诊断标准 展开
14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5 诊断依据 展开
16 相关课件 展开
17 相关药品 展开
18 相关检查 展开
20 分型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