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儿童
糖尿病治疗目的是:
①消除
糖尿病症状;
②避免或减少酮症酸中毒及
低血糖产生;
③维持儿童正常生长和性发育;
④解除患儿心理障碍;
⑤防止中晚期并发症出现。
(1)短效
胰岛素:新诊断者可先给0.5U/kg,如已用
胰岛素治疗者,则每天给短效
胰岛素0.7U/kg,青春期1.0v1.5U/(kg·d),每天剂量分3次,分别于三餐前30min皮下注射,必要时睡前加用1次低精蛋白
胰岛素(中效
胰岛素)。数天后可改用短效与低精蛋白
胰岛素(中效
胰岛素)混合应用,其比例为1∮2或1∮3。一天注射2v3次为宜。
(2)治疗方案:常用
胰岛素是早餐前注射短、低精蛋白
胰岛素(中效
胰岛素) (占总量的2/3)及晚餐前注射短效
胰岛素、低精蛋白
胰岛素(中效
胰岛素)(占总量的1/3)或将晚餐前低精蛋白
胰岛素(中效
胰岛素)延至睡前注射。根据三餐前、睡前血糖浓度调整
胰岛素剂量。如不能用血糖检测,测定每天分段
尿糖替代,因
尿糖测定往往不能检测出
低血糖,故有局限性。
(3)剂量的调整:酮症酸中毒、
感染,手术或情绪波动剧烈者,常需加大原剂量的10%v15%;进入
糖尿病缓解期或—蜜月期―,
胰岛素剂量减少。治疗期间维持餐前血糖水平4.4v6.7mmol/L(80v120mg/dl),餐后血糖水平控制在8.4v10mmol/L(150v180mg/dl)。控制HbAlc<7%。
2.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具体要求:
(1)热卡供给:每天总热卡等于1000kcal (年龄-1)×70-100。
(2)饮食成分组成:蛋白质提供热卡占总热卡15%v20%左右,以动物蛋白为主;脂肪占30%左右,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余下全部热卡由碳水化合物供给。
(3)三餐分配:一般以少量多餐适宜,餐间可加2次点心,避免
低血糖发作。多吃纤维素性食物,使糖的吸收缓慢而均匀,从而改善糖的代谢。
3.运动治疗 运动是儿童正常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生活内容,运动对于
糖尿病儿童更有重要意义。运动使
肌肉对
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而加速
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运动时
肌肉所需能量主要是由脂肪酸代谢提供并动员肌糖原的分解,运动时能量的消耗比安静时增加数倍(7v40倍)。运动能促进心血管的功能,改变血浆中脂蛋白的成分,有利于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运动还可使精神饱满,和促进身体健康。但是,
糖尿病儿童应在血糖控制良好后(血糖<11.1mmol/L)才能开始运动。运动的种类和激烈的程度因年龄和能力及兴趣不同。
经常参加运动的
糖尿病儿童的血糖控制比不参加运动的良好。经研究证明身体好能参加竞争性运动比赛的
糖尿病学生在10v30年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低。患有
视网膜病变时应避免头部的剧烈运动。腿部感觉功能减低时应注意防止碰伤,以徒步运动为好。
4.运动时饮食和
胰岛素的调节
糖尿病病人运动时必须做好饮食和
胰岛素的调节。运动前减少
胰岛素的用量或加餐,并准备好食品以备出现
低血糖时食用。在运动前还可改变
胰岛素注射的部位,运动时的肢体血流加速
胰岛素吸收增快,可将
胰岛素注射部位改为腹部。运动时还应保证体内有足量的
胰岛素供给需要,防止运动时因
胰岛素不足、脂肪分解增加,产生
酮体。
糖尿病儿童如能做到每天定时定量的运动,便于血糖的控制和
胰岛素的调节。
(1)血糖:每天测血糖应成为
糖尿病儿童治疗常规的一部分。用血糖仪每天测2v4次血糖,测餐前和餐后2h及睡前的血糖,三餐可以轮换测,血糖是调节
胰岛素用量的根据。血糖应控制在餐前4.4v6.7mmol/L(80v120mg/ml),餐后血糖<8.3v10mmol/L(150v180mg/ml)。每天血糖平均应<8.3mmol/L(150mg/ml)为理想,可使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明显减少。
(2)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
糖化血红蛋白(HbA
Ic)的测定非常重要。HbA
Ic是血中
葡萄糖与
血红蛋白非酶性结合产生的,它可以反应红细胞半寿期即60天内的血糖平均水平。正常人为<6.0%,未治疗的
糖尿病病人HbA
Ic 常大于正常的2倍以上。
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水平平均<8.3mmol/L时:HbA
Ic <7.6%为良好的控制水平。
7.6%v9%为较差,若HbA
Ic>9%时发生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增加。
糖化血红蛋白在体内还可进一步的代谢,最后生成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是发生血管并发症的因素之一。1型
糖尿病的控制水平见表2。
(3)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测定: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尿中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常规的测尿蛋白的方法为阴性。正常人UAE<20δg/min(<30mg/24h),
糖尿病病人应每年测1v2次UAE。留夜间8v12h或24h的尿,测微量白蛋白,计算每分钟的UAE。若UAE>20δg<200δg/min时应在半年内重复测3次,均在此范围,可以考虑为早期
糖尿病肾,应加强血糖控制,UAE可以减少或转为阴性。若持续UAE>200δg/min,则尿蛋白排出量可>0.5g/d,为临床
糖尿病肾病。除加强
糖尿病的控制外,饮食应减少食物中的蛋白质量(<1g/kg),同时严密观察
血压,发生
高血压时应积极治疗,使
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4)每年应测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三酰
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每年检查眼底一次。
6.
心理治疗和教育 儿童患
糖尿病后父母和病儿在心理上均会发生许多不适应,家庭生活也会受到较大打击,在生活中和心理上均会产生许多问题。因此,医生应对病人和其家长进行安慰,并向家长和病人进行有关
糖尿病知识的教育。讲明
糖尿病是可以治疗的疾病,并将治疗方法教给病人及其家长。病人对
糖尿病了解的知识越多,对
糖尿病的治疗越容易掌握,病情的控制也较易达到比较好的程度。从病人诊断
糖尿病开始即应向病人和家长初步讲解
糖尿病的具体治疗方法,使病人和家长得到初步的安心。在以后治疗过程中不断进行强化教育。
组织
糖尿病儿童夏令营是对病儿进行强化教育和强化治疗很好的方法。在夏令营中许多同样患
糖尿病的儿童相聚,可使他们消除孤独感。病人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经验,耉病人向新病人介绍他们的经历,看到年长的病儿健康的成长,能增加新病人的自信心。医务人员在夏令营中和病人日夜相处,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增加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感情,更易接受医生的安排。病人经过夏令营后
糖尿病的控制都能好转,出营后多数仍能继续维持良好的控制。
总之,儿童时期患
糖尿病,特别是患1型
糖尿病,长期治疗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必须要由经过一定专门训练的医生和护士对病人进行长期地热情细致地教育、关心和指导,使病人和家长真正掌握
糖尿病治疗的知识和技能,
糖尿病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使病儿在治疗过程中健康成长。
7.急性并发症诊断和处理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儿童1型
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非常多见,是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酮症酸中毒产生常因继发
感染、
胰岛素剂量不足或突然无故停药和饮食失调引起。临床表现有烦渴、多尿、脱水、
腹痛、
肌肉
疼痛和精神萎靡,严重者可有Kussmaul呼吸和特殊的酮味,手足花纹,
血压下降,意识不清或
昏迷。血糖>16.7mmol/L,
尿糖强阳性,尿
酮体阳性,血pH<7.3,HCO
3
-<15mmol/L。
①纠正糖代谢紊乱: 治疗除针对诱发病因治疗外,分二路方案同时进行,一路
胰岛素小剂量静脉点滴以纠正糖代谢紊乱。
方法:将
胰岛素(RI)25U置于0.9%生理盐水250ml中,以每小时1ml/kg滴注(即相当于每小时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