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间皮瘤 ( diffuse mesothelioma of pleura )
别名: 弥漫性胸膜间皮瘤;恶性间皮瘤;diffuse pleural endotheliomas
解释 收起

概述:弥漫性 胸膜间皮瘤以往被称为恶性间皮瘤,是一种缓慢致死性 肿瘤,虽发病率不高,但仍较 局限性胸膜间皮瘤多见,是胸膜原发 肿瘤中最多见的类型。临床表现与侵袭行为有关,它通常局部侵袭胸膜腔及周围结构。如果不治疗,中位生存期4v12个月。
】描述为:">    恶性间皮瘤(malignant Mesothelioma)亦称为“弥漫型问皮瘤”,或“间皮肉瘤”。发生于胸膜的恶性间皮瘤较腹膜多见,但国内报道发生于腹膜者并非少见,患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朱慰祺报道49例中,<30岁者15例,占全组的30.6%,男性28例,女性21例,男女之比为1.33:l。
恶性间皮瘤病因未明。有作者认为接触石棉粉尘与间皮瘤发生有关,并用大鼠诱发实验型间皮瘤的报道,但大部分患者并无明确接触石棉的病史。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刘新伟报道38例腹膜恶性间皮瘤均无石棉接触史。单以接触石棉解释病因并不全面,但青石棉及铁石棉纤维粗、短、直,吸入后易达肺泡与胸膜接触,有诱发疾病的可能。
    胸膜间皮瘤是来源于胸膜间皮细胞和纤维组织细胞的原发胸膜肿瘤,占全部间皮瘤的50%,一般临床上将其分为局限性(良性)与弥漫性(恶性)两类。
病理学分类与临床分期
    间皮瘤起源于间皮干细胞,干细胞可以分化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因此在同一个肿瘤中同时发现两种细胞的情况很常见。从组织学意义上讲,弥散性或恶性间皮瘤可分为3种类型:上皮型、肉瘤型、混合型。
    上皮型包括几种亚型:结节型、上皮型、腺样型、大细胞型、小细胞型、囊腺型及印戒细胞型。上皮型较肉瘤型及混合型预后要好。
    1994年6月,国际间皮瘤组织在第七届国际肺癌研究会上提出了一种TNM分期系统(表82—
    5)。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标准 展开
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4 诊断依据 展开
15 相关课件 展开
16 相关药品 展开
17 相关检查 展开
18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