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病出血 ( ulcerative bleeding )
别名: 溃疡病出血
解释 收起

概述: 出血的量与速度取决于被侵蚀的血管的种类和内径、血管的舒缩状态,以及病人的凝血机制。毛细血管渗血,每天达到5v10ml,方可从粪便中测出潜血阳性。阳性可因饮食中的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或来自植物中的过氧化物酶所造成。由于血红蛋白经肠管和细菌中酶的氧化作用产生正铁血红蛋白,而呈黑色。血转变为黑色,经过肠管的时间比 出血的部位更起决定作用,一般须停留肠内达8h以上。血液在胃内存留时间长,通过胃酸的作用,血红蛋白转变为正铁血红蛋白,使 呕吐出的胃内容物呈咖啡色。静脉 出血如果量不很大,胃内积血不多,逐渐注入肠内,则表现为黑便,可呈柏油状,亦可为成形黑便。若肠蠕动快,黑便中可带鲜血,往往见便盆底鲜红。动脉 出血一般较急、量大,因此常见 呕吐鲜血。慢性 胃溃疡出血,多位于胃小弯后壁,侵蚀胃左动脉的分枝。慢性 十二指肠溃疡 出血通常侵蚀胰十二指肠上动脉;胃网膜右动脉与幽门动脉亦常受累。小量 出血能通过正常凝血机制而停止; 出血量多使 血压下降,通过血管收缩而导致 血栓形成。机化后覆盖肉芽组织而使 出血停止,较大静脉或动脉 出血,一般不易获得自然止血。所谓大量 出血,指临床上出现 低血容量性休克,血红蛋白低于8g/100ml,红细胞计数低于300万/mm 3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相关课件 展开
13 相关药品 展开
14 相关检查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