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增生性肾炎 ( 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
别名: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us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esangiocapillary glomerulonephritis;mesangi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持续性低补体肾炎;低补体血症性肾炎;分叶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
解释 收起

概述: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PGN),是肾小球肾炎中最少见的类型之一,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此病曾有多种名字,包括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MCGN)、系膜毛细 血管增生性肾炎、小叶性肾炎、低补体血症性肾炎等。     本病是一种具有特定病理形态及免疫学表现的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炎、肾病或肾炎肾病同时存在和低补体血症;组织学上可见系膜增生,毛细血管壁增厚,肾小球呈分叶状,故又称分叶性肾炎。其病理改变的主要特点是系膜细胞增生、毛细血管壁增厚及基底膜双轨。根据电镜下电子致密物沉积的部位可将MPGN分为3型:?型为内皮下致密物沉积;?型为特征性基膜内致密物沉积;?型是上皮下和内皮下致密物同时出现;大多认为?型是一种独特的 肾小球疾病,?型可能是?型膜增生性肾炎的一种变异。本病临床主要特征是大多患者有持续性低补体血症,因而病程较长、难以治愈且预后差。
概述 
    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MPGN) 也称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或分叶性肾炎,约占肾活检总数的4%~7%,根据病理特点不同可分为三型,原发性者发病年龄多在8~30岁,并更多集中在儿童期,男女比例相近。在20世纪70年代及80 年代初,原发性
    Ⅰ型MPGN较为常见,但目前发病率似在下降,这可能与人们对丙型肝炎病 毒(HCV) 感染等继发性MPGN病因认识水平的提高有关。该病临床表现轻重不等,多为肾炎综合征合并肾病综合征。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依据 展开
14 相关药品 展开
15 相关检查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