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血细胞综合征 ( hemophagocytic syndrome )
别名: 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噬血细胞综合征;噬血综合征;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ocytosis,HLH,噬血细胞性网状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reticulosis
解释 收起

概述: 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reactive  histiocytosis,RH)又称 噬血综合征,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良性疾病,多与 感染、免疫调节紊乱性疾病、 结缔组织病、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免疫抑制等有关。Risdall(1979)首次提出这是一种独立的临床综合征。当骨髓液涂片中组织细胞比例增加达3%以上,称为 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reactive histiocytosis)。本综合征在临床上较 恶性组织细胞病多见,两者易混淆,值得重视。
    噬血细胞综合征症于1979年首先由Risdall等报告,其特征是发热、肝脾肿大和全血细胞减少。
    本综合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遗传性,另一类为获得性。遗传性又分为家族性HPS和免疫缺陷综合征。家族性HPS在年幼儿童中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发生,有关基因可能的位点在第9号和第10号染色体的长臂上,已知的基因缺失为穿孔素(perforin)基因、hMunc13-4(17q25)突变和突触融合蛋白-11(syntaxin 11)基因,还有一些患者的基因缺失未知,其发病和病情加剧常与感染有关;家族性HPS也可在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中EBV感染后发生。获得性可分为感染相关性HPS(infection-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IAHS),此型多与病毒感染有关,由病毒引起者称病毒相关性HPS(vires-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VAHS);由肿瘤引起者称肿瘤相关性HPS(malignancy—associated hemophagnocytic syndrome,MAHS)。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HPS可发生于所有年龄。家族型HPS在新生儿中发病率为五万分之一,中位发病年龄为2.9个月,70%的家族型HPS患者在1岁以内发病。一份报道涉及至少2个成员发病的9个家族,有4个家族发病者的年龄均<6个月。父母近亲婚配占24% ,阳性家族史占49%。获得性HPS发病率每年约发生1.2/百万。夏季发病可能较多。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1.致病因素
    (1)遗传性
    1)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基因缺失(表28-1)。

    2)免疫缺陷综合征:Chédiak-Higashi综合征(ChOdiak-Higashi syndrome,CHS),Griscelli综合征(格里塞利syndrome,GS),X-连锁淋巴细胞增殖综合征(X-linked lymphopr0liferative syndrome,XLP)
    (2)获得性
    1)外源性:微生物、毒素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infection-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IAHS)。
    2)内源性产物:组织坏死、代谢产物。
    3)风湿性疾病:巨噬细胞激活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
    4)恶性疾病:MAHS、淋巴瘤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lymphoma-associated hemophago-eytic syndrome,LAHS)。
    2.发病情况和症状症状多样,早期多为发热、肝、脾肿大,或有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神经症状。发热持续,亦可自行退热;肝、脾肿大明显,且呈进行性;皮疹无特征性,常为一过性,往往出皮疹时伴高热;约有一半患者有淋巴结肿大,也可有巨大淋巴结。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一般在病程晚期出现,但也可发生在早期,表现为兴奋性增高、婴儿可有前囟饱胀、颈强直、肌张力增强或降低、抽搐等。亦可有第
    Ⅵ或第
    Ⅶ对脑神经麻痹、共济失调、偏瘫或全瘫、失明、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等。肺部的症状多为肺部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所致,但难与感染鉴别。
    查体要点
    HPS主要体征为发热(94.5%),脾肿大(52%)、肝肿大(50%)、淋巴结肿大(43%)、黄疸和皮疹(18.8%)十分常见。全血细胞减少导致的贫血、出血、感染等相应的体征,如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肺,也可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此外还有原发病的体征。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最新进展 展开
13 诊断标准 展开
14 诊断依据 展开
15 相关课件 展开
16 相关药品 展开
17 相关检查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