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性坏疽 ( gas gangrene )
别名: 气性坏疽;clostridial myonecrosis;clostridium myonecrosis;gangrenous emphysema;气性坏疽病;梭菌性肌坏死;梭菌性肌炎;梭状芽孢杆菌性肌坏死
解释 收起

概述:气性坏疽 (梭菌性肌坏死)由梭菌外毒素引起的严重 感染,以肌坏死和全身毒性为特点,起病急,进展快。主要致病菌为产气荚膜梭菌(80%左右)。其他尚有败毒梭菌、诺维梭菌、溶组织梭菌、双酶梭菌和谲诈梭菌等。可合并一种以上梭菌或其他细菌 感染。 感染的病菌多来自土壤,内源性者多来自肠道或胆道。梭菌产生的外毒素至少达12种,7种毒素经腹膜注射小鼠后可致其死亡。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可危及生命的急性特异性感染。通常芽胞菌引起的感染可分为芽胞菌性蜂窝组织炎和芽胞菌性肌坏死两类,后者称为气性坏疽。气性坏疽是一种发病迅速且严重的急性感染,肌肉广泛坏死,可有气体或无气体产生,伴严重的毒血症。通常发生于开放性骨折、深层肌肉广泛性挫裂伤、伤口内有死腔和异物存留或伴有血管损伤以致局部组织血液供应不良的伤病员中,偶尔也可发生于择期手术,尤其是下肢、结肠和胆囊手术后。
梭状芽胞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粪便中,为革兰阳性染色厌氧菌。通常经伤口进入受伤组织,在厌氧环境中生长繁殖,并释放α毒素(卵磷脂类外毒素)破坏细胞膜,引起溶血、肾坏死、肺脑出血、血压下降以至循环衰竭。释放胶原酶、透明质酸酶和纤溶酶,引起组织液化。蛋白质和糖类分解产生大量气体,造成组织肿胀、缺血、坏死,病变扩散,病情恶化。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特异性感染。致病菌为厌氧菌,以产气荚膜杆菌、水肿杆菌和腐败杆菌为主,其次是产气芽胞杆菌和溶组织杆菌。菌体在有氧的环境下不能生存。由于手及前臂的血运丰富,位置表浅,因而气性坏疽一般并不多见。但由于其病情严重,临床上仍应警惕该病的发生。
    气性坏疽(gas gangrene)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如产气荚膜梭菌、水肿、腐败、溶组织杆菌等)、厌氧菌所致的肌坏死或肌炎。属特殊感染,亦称梭状芽孢杆菌性肌坏死(clostidial myonecrosis)。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标准 展开
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4 诊断依据 展开
15 相关课件 展开
16 相关药品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