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常见病之一,其急性期的治疗是防止继续
出血、减轻脑
水肿、防治并发症、维持生命体征。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挽救病人生命,减少残废,防止复发。
1.常规治疗
(1)一般治疗:
①保持安静,尽量避免搬动和不必要的检查,原则上就地治疗,一般认为
脑出血发病后需完全卧床,环境安静,谢绝探视,避免任何活动。某些因各种不良刺激引起躁动不安者,需针对具体情况消除不良刺激,降低颅压、
导尿等。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以加强大脑的保护性抑制,减轻由
出血给整个大脑带来的损伤。常用的镇静剂有
地西泮(安定)、
苯海拉明等,但应禁用
吗啡、
哌替啶(杜冷丁)等呼吸抑制剂。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间歇吸入含氧空气。
意识障碍、呼吸不畅者及早采用插管或
气管切开术,保持呼吸道畅通是抢救成败的关键所在。
③严密观察,加强护理:按病情轻重缓急,定时观察意识、瞳孔、体温、
脉搏、呼吸和
血压。定期考身、吸痰、清理大小便和衣褥、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等良好的基本护理。
(2)控制
血压防止再
出血:
脑出血患者通常引起自主神经高级中枢功能紊乱,
血压剧烈波动,起病后
血压常维持一个较高水平,且波动很大,不利于止血,有促使再
出血的危险,因此有人认为适当降低过高的
血压是治疗
脑出血的一个关键。急性期的降压治疗不宜过速,否则会影响脑血供,加重脑缺氧。一般认为
血压低于24/13.3kPa(180/100mmHg)不必急于降压,高于此值,则在降颅压的同时,慎重降压,降至21.3/13.3kPa(160/100mmHg),或恢复到病前水平即可。舒张压较低,脉压差大者,不宜用降压药。常用降压药物有:
①
尼卡地平(佩尔地平),10mg持续静滴,并根据
血压调整滴速;
②
乌拉地尔(压宁定),用法同
尼卡地平(佩尔地平):
③应用利尿剂,但应注意补钾;
④待病情稳定,
血压维持适当水平,可考虑口服降压药。因耉年人对
氯丙嗪特别敏感,用药后可发生不可控制的
血压下降,重者导致死亡,因此对
脑出血者慎用或不用。对于
血压过高的病人可抬高床头30°v50°,待
血压降低后再将床放平。如
血压持续下降,收缩压低于12kPa(90mmHg),提示预后不良,应加用升压药。
(3)脱水治疗:ICH引起的脑
水肿有复杂的病理生理及生化改变过程。通过脱水药物的多种作用机制,中断或逆转
水肿恶性循环的重要环节,最终使ICP降低,脑组织
水肿消除,为恢复脑功能争取时间,这是治疗ICH的一项重要方法。
①脱水剂:对急性ICP增高的患者应尽早给予脱水剂治疗。此类药物可使脑细胞内的含水量减少,从而使ICP迅速降低和脑容积迅速减少,脱水作用强且疗效迅速,持续时间也较长,是治疗脑
水肿的重要药物。临床常用的药物有:
A.
甘露醇:脱水作用快、强而持久,是目前首选的高渗性脱水剂。每克
甘露醇可带出水分100ml,约排尿10ml。常用剂量为每次0.5g/kg,间隔时间4v8h。也有采用少量多次给药方法,每次0.25g/kg,间隔3v4h,具有相同的脱水作用,适用于心、肾功能不全者。现提倡短期、间歇应用
甘露醇,久用后不仅使脱水作用减弱,反而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细胞发生凋亡,同时对肾功能损害作用要加重,故应用6v9次后,应考虑换用其他脱水药。
B.
甘油:是一种无毒、安全的脱水剂,脱水作用较强。
甘油还有抗自由基作用,但作用较弱。长期口服[1v3g/(kg·d),连续50天]仍有效且无任何毒性作用。
甘油很少导致电解质紊乱,又少出现—反跳现象―,故是一种较好的脱水剂。口服剂量为1v2g/(kg· d),大剂量可达5g/(kg·d),一般首剂量为1.5g/(kg·d),以后每4小时1次,每次0.5v0.7g/kg。静脉滴注按0.5v1.0g/(kg·d),3v6h滴完,每天1v2次,连用5v6天。
C.二甲亚砜:该药除高渗脱水作用以外,还具有增加CBF和组织
氧代谢、稳定溶酶体膜和保护神经组织作用,对卒中并发的脑
水肿十分有利,特别适用于治疗颅内血管病手术后偏瘫患者,或用于手术中的预防用药。常用剂量为第1h用0.5g/kg静脉注射,随病情好转逐渐减量停药。该药毒性低,在剂量为1g/kg时有轻微溶血作用,0.5g/kg时无此不良反应。
②利尿剂:应用利尿剂治疗脑
水肿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减少肾小管的再吸收和抑制肾小管的分泌,使尿排出量增加,血浆胶体和晶体渗透压增高。同时还可抑制脑
水肿组织中的钠进入细胞内,减轻细胞内
水肿。利尿剂还可减少CSF形成速度,可使CSF生成率下降40%v70%。上述作用均有利于消除脑
水肿,降低ICP。常用药物有
依他尼酸(利尿酸钠),为强利尿剂,适用于中度ICP增高、
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不宜用高渗脱水剂的脑
水肿。一般用量为每次0.5v1ml/kg,成人通常用25v50mg/次,加入5%v10%
葡萄糖液中静脉注射,2v3次/d。
呋塞米(速尿)常规量无降ICP作用,目前主张大剂量静脉滴注,1h滴完,利尿作用持续24h。
③
人血白蛋白:单用
人血白蛋白脱水作用较弱,常与
甘露醇联合应用。早期应用除了脱水作用外,还可减轻血肿周围组织缺血性损害,因为
人血白蛋白能与血肿中的金属离子(如Fe
2
+、Fe
3
+)相结合,阻止它们对脂质过氧化的催化作用,亦可直接与氧化剂发生反应。一般用量为20%
人血白蛋白100ml,2次/d,与
甘露醇交替静滴。
在应用脱水、利尿剂的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浆渗透压,使之维持在310v320mOsm/(kg·H
2O)为佳。如果临床脱水效果不好,可适当增加剂量,一旦收效,应维持高渗透状态。同时应用等渗盐水可以防止血液浓缩。用胶体液(50%或20%
人血白蛋白)可防止血容量减少,避免低
血压,防止脑灌注减少。Naoxueninsk能改善脑循环,预防脱水治疗引起的高黏综合征,可降低病死率和缩短神经功能恢复时间。
(4)并发症的处理:
①肺部
感染:
脑出血时,由于下丘脑及脑干上部受损,引起内脏自主神经营养性障碍,肺部充血
水肿,在此基础上易发生
肺炎;加之
昏迷时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的误吸,长期卧床肺底部痕血、排痰不畅等易诱发肺部
感染。肺部
感染时呼吸不畅、缺氧、细菌毒素等多种因素又可加重脑组织损害。因此应予及早预防和控制。定期考身,拍背,以防止误吸和帮助病人排痰。必要时予
气管切开,以预防肺部
感染。一旦出现
感染,可应用抗生素控制
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