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1.确定是否有舌下
神经损伤 依据临床表现、体征和并发症可作出诊断等。
(1)症状:单纯舌下
神经损伤的病人开始时可有一些呐吃,但无
吞咽困难,严重时才出现明显的言语和
吞咽障碍。伴有后组
脑神经同时损伤时表现有所不同,首先发生于快速进餐或饮水,在进餐及饮水时讲话、发笑引起咳呛,以后
吞咽障碍逐渐加重,在安静与一般的情况下进餐也有困难。
吞咽困难可由于面肌麻痹使食物易留滞于双颊边,舌肌麻痹使食物移向咽部发生障碍,舌肌麻痹使吞咽时咽部入口不能充分关闭,而致食物特别是液体从鼻孔反流出来,食物在咽部及食管中的运送也较正常缓慢困难。最后咀嚼也发生困难,患者无力咬硬食,只能进软食与半流质食物。由于
吞咽困难,常有食物及大量唾液滞留于口腔内,引起频繁的呛咳,然而
咳嗽又往往无力。至病程的晚期显示双侧的表现,口嘴张开,唾液在口腔内,不能讲话与吞咽,须依赖鼻饲管维持进食,可以发生顽固性
吸入性肺炎。最终常因
吸入性肺炎、窒息与衰竭而死亡。延髓麻痹最早的症状常为
言语障碍,讲话容易疲劳,尤其是在需要提高声音和加重语调的情况下。逐渐讲话不清,首先发生困难的是咽音,然后为舌音,最后为喉音,并由这种构音障碍逐渐变为呐吃。
(2)体征检查:首先发现单侧或双侧舌运动障碍,随之发生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口唇常无力而不能鼓气,即使用手指压闭鼻孔常仍不能鼓腮,只能在压闭口唇时鼓腮。并可见腭弓麻痹,吮吸
反射消失。舌肌萎缩伴有或不伴有舌肌
肌肉颤动,脑干
反射异常。
2.正确区别延髓麻痹和单纯周围性舌下
神经损伤,确定舌下
神经损伤的部位和类型。
(1)延髓麻痹:真性延髓麻痹及假性延髓麻痹的主要区别:
①无肌萎缩、肌束颤动及电变位反应,特别是有无舌肌萎缩,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②受累
肌肉的随意运动发生麻痹,而受延髓支配的
反射运动则存在。特别是作嘬嘴、露齿动作的面肌出现麻痹,但仍有强哭、强笑动作,仍可吞咽,仍有恶心症状。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发音障碍,且较
吞咽困难更明显,一般常不致出现不能吞咽,如有
吞咽困难,则主要是不能把食物移动至口腔后部之故。
③脑干
反射亢进:由于假性延髓麻痹是一种上运动神经元麻痹,因此可出现各种脑干
反射(
反射中枢位于脑干)的亢进;脑干
反射在真性延髓麻痹则减退或消失。脑干
反射包括:
A.下颌
反射:此
反射亢进,有时甚至出现下颌阵挛或牙关紧闭。
B.口轮匝肌
反射:叩击上唇中部时,上下唇嘬嘴伸出。
C.仰头
反射:患者头部略向前弯,叩击其鼻尖或上唇中部,引起颈后肌急促收缩,头突然后仰(其
反射弧也包括上颈髓)。
D.
角膜下颌
反射:用棉花轻触一侧
角膜,不见眼轮匝肌收缩(
角膜
反射),而且由于耄外肌的收缩使下颌偏向对侧(
角膜下颌
反射)。
角膜下颌
反射的传入及传出均通过三叉神经,在正常时并不出现,如阳性提示双则皮质延髓束损害。
E.掌额
反射:刺激患者手掌大鱼际部
皮肤引起同侧额肌收缩。这些脑干
反射于脑桥以上的双侧皮质延髓束损害时亢进。
(2)单纯周围性舌下
神经损伤:一侧舌下神经麻痹时,伸舌偏向病侧,患侧舌肌萎缩,并常伴肌纤维颤动;吞咽及发音一般多无困难。两侧舌下神经麻痹时,产生完全性舌肌麻痹,舌在口腔底不能运动,导致饮食及
吞咽困难,
发音障碍,特别是发舌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