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守治疗
1.颈部的制动与固定应及早采用颅骨持续牵引,牵引力线略向前屈伸。牵引重量不宜过重,1~1.5kg。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尤其是对损伤平面较高者,应酌情吸人氧气或气管切开。
3.脊髓脱水疗法 以地塞米松及高渗葡萄糖液为主。
4.预防并发症及肢体功能锻炼 注意预防坠积性肺炎及褥疮,加强以手部为主的双上肢功能锻炼与康复。
(二)手术疗法 ’
一般选择伤后3周左右为宜。此时创伤反应已减退,病情稳定。
1.适应证椎管明显狭窄者;椎管内有骨性致压物;伴有黄韧带肥厚内陷者。
2.术式选择可分为前路及后路两种减压术式。椎管狭窄及黄韧带病变者应从后路减压及扩大椎管。而对椎管内有骨性致压物者,应视骨性致压物所在位置而决定前路或后路切除之。伴有椎节后缘骨刺形成者,则需选择前路术式。对黄韧带内陷者,在行颈后路切除减压术后,可选用椎板固定夹或颈后路钢板固定之。
3.注意事项
(1)术中切勿仰伸:包括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均不宜使颈椎过伸而加重病情。
(2)避免牵拉硬膜囊:尤以后路施术时,对硬膜囊切勿牵拉,以防处于恢复阶段的脊髓再次损伤。
(3)冰水降温保护脊髓:术中,尤其是后路减压术时,可用5~10℃ 之冰冷等渗氯化钠冲洗术野,以达到局部降温保护脊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