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本症需加强基础
支持疗法,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抓紧在患儿
昏迷前期及时处理,有可能提高存活率。主要措施应针对:
①减少和清除有毒物质;
②阻止肝坏死和促进肝细胞修复;
③
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
④并发症的防治;
⑤人工肝支持系统和
肝移植。
(1)
严密隔离:患儿应住隔离病室,病室应消毒,专人护理,进行
脑电图、颅内压、B型超声等监护。
(2)调整饮食:肝炎消化道症状明显者,应限制蛋白质(尤其动物蛋白质)的摄入;有
昏迷前征象者则应严格禁食,其时间应根据病情而异,一般为3v5天,
昏迷情况好转后逐渐进食,先从少量碳水化合物开始,病情稳定后逐渐增加蛋白质食物。禁食期间每天热量应不少于125.5v167.4kJ/kg(30v40kcaL/kg)。适量给予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及
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以补充营养。
(3)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有低钾、低钙、低镁者应及时纠正。根据
血钠测定,若无明显低钠,则不宜过多补充钠盐,维持生理需要即可,以防脑
水肿。禁食期间每天液量应严格限制,不超过1200ml/m
2,输入
葡萄糖液以维持营养及供给热量。低钙时,每天以10%
葡萄糖酸钙5v10ml静点,每输入200ml
枸橼酸血液,需另补钙1g(钙剂不宜加入所输血液中)。对有代谢性碱中毒时,给25%
精氨酸20v60ml静点。低钾血症易致代谢性碱中毒,诱发或加重
肝性脑病,在尿量正常情况下,要及时补钾。
2.促进肝细胞再生
(1)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疗法(G-I疗法):有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高氨血症和调整氨基酸代谢平衡的作用。二者按适当比例配合应用,可起协同作用,剂量因年龄而异。常用
胰高血糖素0.2v0.8mg,
胰岛素2v8U(比例为1∮8v1∮10),加入10%
葡萄糖溶液100v200ml中静脉滴注,1v2次/d。
葡萄糖的量应为每单位
胰岛素4g,疗程一般为10v14天。
(2)
人血白蛋白或血浆:肝衰竭
肝脏合成白蛋白的功能发生障碍,输入
人血白蛋白有助于肝细胞再生,并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轻腹水和脑
水肿;白蛋白还可结合胆红素,减轻高胆红素血症。输入新鲜血浆可补充调理素和补体,增强抗
感染能力。
人血白蛋白每次0.5v1.0g/kg,血浆每次25v100ml,二者交替输入,每天或隔天1次。
(3)
促肝细胞生长素(HGF):用法为每天HGF 40v80mg加入10%
葡萄糖100v200ml中,静滴,1次/d,疗程1v2个月。
3.免疫调节治疗 胸腺素可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合并严重
感染。每天10v40mg肌注或静点,或40v80mg,每周2v3次静点。
4.并发症的防治
①补充凝血因子:注射维生素K
1 10mg,1v2次/d。输注
凝血酶复合因子对由凝血因子减少所致之
出血为较有效的措施。制剂系正常人血浆提取物,含浓缩?、?、?、
Ⅱ因子,以适量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滴注;因其半衰期短,需6v8h注射1次始能控制大
出血。
②输新鲜血或血浆:用以补充凝血因子及丢失的血容量。
③防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若证实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之
出血,应以
肝素治疗,每次1mg(125U)/kg,1v2次/d,直至
出血被控制。使用过程应同时每天输新鲜全血,并加强
凝血时间监测,以防
肝素过量
出血加剧。
④组织胺H
2受体拮抗药:如
西咪替丁(甲氰咪呱),每次0.05v0.1g,2v4次/d,此药也可用于预防性治疗,即未发生
出血时即服用。应用此类制剂后,
消化道出血明显减少,
出血程度也有所减轻。还可配合应用冰盐水加
去甲肾上腺素经胃管输入。
⑤止血药物:神经
垂体素5v10U加10%
葡萄糖液50v100ml静点,必要时3v4h后可重复。
奥美拉唑(洛赛克)5v20mg静点,1次/d。
奥曲肽(octreotide,善得定)每次2µg/kg加10%
葡萄糖液20ml缓慢静推,维持量为每次10µg/kg加10%
葡萄糖液500v1000ml静滴20h。
生长抑素(施他宁)每次5µg/kg静注,每次以60µg/kg加10%
葡萄糖液500v1000ml静滴12h维持,可连续使用24v72h。
特利加压素(可利新,三甘氨酰基
赖氨酸
加压素),开始量0.04mg/kg缓慢静推,维持量每4小时1次,每次0.02v0.04mg/kg,静推,维持24v36h,至血止。
凝血酶50v200U加NS 50v100ml口服,2v8h可重复应用。
云南白药0.1v0.5g,2次/d,口服。
(4)改善微循环:
山莨菪碱(654-2)具有解除平滑肌
痉挛、扩张微血管作用,能明显改善微循环,减轻肝细胞损伤。用量为0.5v1mg/kg,静脉注射,2次/d,用至脑病明显好转时,改为口服,至肝功能恢复后停药。中药
川芎嗪注射液或
复方丹参注射液,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功效。
川芎嗪每天3v4mg/kg,分2次静脉滴注,每次以
葡萄糖液稀释。
复方丹参每次2v4ml,
葡萄糖液稀释静脉滴注,1v2次/d。二者可任择其一。
(5)防治继发
感染:肝衰竭患儿很易发生继发
感染,并发细菌、真菌
感染常为医院内
感染,除
严密隔离、室内定时消毒外,发现
感染征兆,应早期选用有效抗生素,但应避免应用损害肝、肾的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一般常选
青霉素类或抑制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