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1.一般治疗
(1)护理:保持室内安静、避光,减少刺激,避免扰动,必须的操作如测体温、考身等尽量集中同时进行。及时清除痰液,可采用
气管插管冲洗
吸痰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口腔、
皮肤清洁。
(2)保证营养和水分供给:后期可鼻饲乳品,如
痉挛频繁不能鼻饲,可用静脉营养。
(3)给氧:有缺氧及青紫时给氧,如窒息、
呼吸衰竭者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气管切开在新生儿一般不如
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安全。有脑
水肿应用
甘露醇等脱水剂。
(1)安定:有松弛
肌肉及抗
惊厥作用,每次0.2v0.3mg/kg,缓慢静注,每4v6小时1次,若止痉效果不佳,可逐渐增加至每次1mg/kg,
痉挛好转后再鼻饲给药,可每次0.5v1mg/kg,必要时还可加大剂量,口服安定的半衰期长达10余小时至3天。近年来,国内有报道应用大剂量安定治疗重症新生儿
破伤风有较好疗效,即患儿入院后,先用
地西泮(安定)3v5mg注射,15min后未达—安定化―者,加用7.5mg,静脉缓推,最大量每次10mg,达—安定化―后,每2v3小时给安定化量的
地西泮(安定)1次维持,一般要求用量达到—安定化―标准,即患儿浅睡,
咳嗽、吞咽
反射存在,体检时无
抽搐,仅在注射、穿刺或吸痰时出现短暂肌强硬,下次给药前可有轻微而短暂的
抽搐,但无明显
发绀。
(2)
苯巴比妥(鲁米那):负荷量10v20mg/kg,静脉或肌内注射,12h后维持量5mg/(kg·d)。
(3)
氯丙嗪:每次0.5v1mg/kg,稀释后静滴,每6v8小时可重复1次。但剂量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可出现软瘫或体温下降,故不宜多用。
(4)
水合氯醛:止痉作用快,作为
痉挛发作时临时性增加药物。常用10%溶液每次0.5ml/kg,灌肠或鼻饲注入。
(5)
副醛:止痉效果快而安全,但主要由肺排出刺激呼吸道黏膜,有
肺炎时不宜采用。多为临时使用一次,每次0.1v0.2ml/kg(稀释成5%溶液)静注或每次0.2v0.3ml/kg肌注或灌肠。
(6)
泮库溴铵:神经
肌肉阻滞药或肌松药,每次0.05v1mg/kg,静脉注射,每2v3小时1次,对重症患儿在使用人工呼吸机的情况下可以采用。
一般认为,大剂量
地西泮(安定)和
苯巴比妥(鲁米那)交替鼻饲,止痉效果确切,可作为新生儿
破伤风止痉的首选搭配,临时可增加
水合氯醛或
副醛,以上治疗无效时,可给予
普鲁卡因6v8mg/(kg·d),稀释后缓慢静脉滴入。
3.
破伤风抗毒素
破伤风抗毒素的应用只能中和尚未与神经组织结合的毒素。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TAT)1万v2万U肌注或静脉注射,用前需做皮试。人体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不会产生血清病等过敏反应,其血浓度较高,半衰期长达24天,故更理想,但其价格昂贵不易获得,新生儿肌注500v1500U即可。
4.抗生素
青霉素能杀灭
破伤风梭菌,10万v20万U/(kg·d),每天分2次,疗程10天左右。
甲硝唑首剂15mg/kg,然后15mg/(kg·d)或30mg/(kg·d),分2次静滴,1个疗程7天,有报告其疗效略优于
青霉素。
5.脐部处理 用氧化消毒剂(3%
过氧化氢或1:4000
高锰酸钾溶液)清洗脐部,再涂以碘酒,以消灭残余
破伤风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