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肠绞痛 ( ischemic intestinal colic )
别名: 缺血性肠绞痛;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慢性肠系膜缺血;慢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足
解释 收起

概述:缺血性肠绞痛(ischemic intestinal colic)亦称慢性肠系膜缺血(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是指反复发作的餐后剧烈阵发性上腹部绞痛或脐周围 疼痛。最近研究表明,肠绞痛主要与胃血流量有关。食物进入胃后,相应所需血流增加,为满足胃血流增加的需要,而—窃取―肠道的血流量。称此现象为窃血现象(blood-stream steal phenomenon)。肠绞痛的发生与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在活动后诱发 心绞痛相类似。进餐后代谢增加,动脉供血不足,继发组织中氧含量减少,造成肠壁平滑肌 痉挛而引起 腹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中的耉年人群比例在增大,因而患有或潜在的血管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大,诊断肠系膜缺血的比例也相应增加。几乎所有病例年龄都大于45岁。另外,这类症候群的诊断频度提高亦因为临床医师对于内脏缺血的表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近十几年来新的诊断技术及介入性诊疗广泛采用,大大提高了肠系膜缺血的诊断率。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相关课件 展开
13 相关药品 展开
14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