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对
梅毒的治疗方法,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有所不同,我国因长期以来
梅毒较少出现,特别是晚期
梅毒病人更是少见。对有神经
梅毒症状及体征者,都要检查脑脊液,病期1年以上的其他
梅毒病人也要接受
脑脊液检查,以除外神经
梅毒。
1.一般治疗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因性接触而传染他人。
2.药物治疗
(1)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为了防止各种治疗反应,在
青霉素治疗前3天,先口服
泼尼松(强的松)5v10mg,3次/d。
(2)驱梅治疗:
青霉素能有效杀灭
梅毒螺旋体,为首选药物。因其杀菌作用主要在菌细胞(苍白密螺旋体)的繁殖期。且使用方便,几乎无毒性又经济,故为当前治疗
梅毒的首选药。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对神经
梅毒的当前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法如下:
①结晶
青霉素G水剂:1200万v2400万U/d 静脉注射(200万v400万U,1次/4h),共10天,继之以
苄星青霉素 240万U,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
②
普鲁卡因青霉素水剂:240万U,肌内注射,1次/d,同时加
丙磺舒500mg口服,4次/d,共10天,继之以
苄星青霉素G肌注,240万U,每周1次,共3次。
③
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对有
青霉素过敏史的病例,应核实其确否过敏,并经会诊处理。在治疗中可出现治疗反应:
①赫氏反应(Jarish-Herxheimer reaction),即初次注射
青霉素或其他高效抗
梅毒药数小时后,有些病人出现程度不同的
发热、寒战、
头痛、乏力,并伴有
梅毒症状和体征的加剧。经2v8h后
发热等症状自行消退,加重的皮疹也好转。当再次注射这种抗
梅毒药时,反应不再出现。为预防赫氏反应的发生,在开始抗梅治疗前24h,服
泼尼松(强的松)20v60mg,连续2v4天,可减轻赫氏反应的
发热程度,但对局部的
炎症反应并无影响。
②
青霉素过敏性反应。可表现多种多样,应及时治疗。有神经
梅毒的病人,经以上治疗后,定要仔细定期追踪血清试验,每6个月临床检查1次和反复检查脑脊液至少3年。必要时再继续治疗。
国内采用的驱梅
青霉素疗法:
①重症及住院患者,可用
青霉素200万U,静脉滴注,1次/6h,连续10v15天。
②轻症或非住院病人,可用
普鲁卡因青霉素120v240万U,肌注1次/d,连用10v15天,总量达1200万v3600万U,可同时口服
丙磺舒(probenecid)500mg,1次/6h,以减少
青霉素的肾排泄,而提高其血清和脑脊液的药物浓度。
③
青霉素过敏者,可改服
多西环素(强力霉素)100mg,3次/d,也可用
红霉素或
四环素0.5g,4次/d,连用30天。
④为预防各种治疗反应,可口服
泼尼松(强的松)5v10mg,3次/d,连用3天后才开始用
青霉素,或从小剂量
青霉素开始,逐渐增量。
经以上治疗后,应定期作脑脊液血清
梅毒试验,第1年内每3个月检查1次。第2年以后每半年检查1次,至少复查3v5年,如有异常应重复治疗。
治疗
因该病发展较快,故一旦确诊应及时治疗,否则多在3年内死亡。治疗主要是驱梅治疗,方案与间质型
梅毒类同。尚须注意对症处理。若有类似躁狂症及精神分裂症状,可根据情况使用
抗精神病药物以控制病情。有癫
.JPG)
发作按类型可给以抗癫
.JPG)
药物。少数病人有交通性
脑积水,单纯脱水恐难奏效,应采取手术揣施。给予脑代谢活化剂如海得琴,都可喜,脑通,
脑活素,
胞磷胆碱等,或可间接控制痴呆的发展。此外,患者的生活护理也很重要。
尽量减少因痴呆而产生的并发症,适当给予技能方面的训练和教育,对维护残存的脑功能有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