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 ( carcinoma of bile duct )
别名: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胆管细胞癌
解释 收起

概述:胆管癌通常是指源于主要肝管和肝外胆管的癌,大体解剖学的传统分类习惯将肝实质与胆管分开,如肝实质内源于肝内的小胆管癌属于胆管细胞性 肝癌,而胆管癌则指源于肝外胆管和肝门部?、?级分支的主要肝胆管。通俗地说,胆管癌指源于大胆管的胆管细胞癌。临床上将 肝内胆管结石 癌变、先天性肝内胆管 囊肿 癌变等未明确列入在内,但 胆结石和先天性胆管疾病与胆管癌有着密切的病因学关系,临床上胆管癌常合并有 胆结石或胆管扩张症。胆管癌可分为 肝门部胆管癌或上段胆管癌、中段胆管癌和下段胆管癌3个类型。其中以 肝门部胆管癌最为多见,占同期胆管癌的40%v67%。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在截至2002年12月的近6年中共收治 肝门部胆管癌188例,占同期胆管癌总数298例的63.1%(表1)。     由此可见,在胆道 恶性肿瘤中 肝门部胆管癌所占比例最大(46%v67%),亦是胆管癌最常见的好发部位。加之 肝门部胆管癌位于肝门部特殊复杂的解剖学位置,长期以来一直是外科治疗中的疑难点,而属于高危性的外科手术范畴,曾一度被视为外科手术的禁区。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外科医师能更深入透彻地了解肝门部区域复杂的肝胆管、肝动脉和门静脉三者之间的毗邻关系,而只有外科技术更为成熟的外科医师才能使得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手术能够达到成功,或降低手术并发症。近10多年 肝门部胆管癌在外科治疗中备受关注,并在肝门部外科领域中取得明显进步。诚然,胆道 肿瘤无论在外科治疗与临床研究等方面与常见的胃肠 肿瘤、 肝癌等相比,起步要晚得多,其外科治疗的水平与疗效目前仍存有很大差距,但在现代外科综合技术不断发展与成熟的今天, 肝门部胆管癌等曾很难以达到根治性切除的肝门区域的 肿瘤,已经显示出外科治疗良好的结果和仍具有发展潜力的未来。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指原发于乏特壶腹部以上的肝外胆管恶性肿瘤。好发生50~70岁的老年,男性多于女性,约55%~6O%为男性病人。病因不明,可能与硬化性胆管炎、慢性炎性肠病、化学性致癌物、胆系结石、胆管良性肿瘤、先天性因素及胆管内慢性寄生虫病等有一定的关系。依据肿瘤部位,分为上段(肝门至胆总管开口处占50%~75%)、中段(介于胆囊管开口至胰腺上缘处, 占10%~25%)及下段(位于胰腺上缘至壶腹之间约l0%~20%)胆管癌。直接位于左、右肝管汇合处者,称作肝门部胆管癌(或称Klatskin瘤)。胆管癌60%为高分化腺癌,其他上皮癌较少。2/3为广泛浸润型,结节型、乳头型次之。半数以上发生于肝门、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部胆管,约1/3发生于胆总管。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梁力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描述为:">    胆管癌(carcinoma of bile duct)是指发生在肝外胆管,即左、右肝管至胆总管下端的恶性肿瘤。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本病已常见。
根据肿瘤生长的部位,胆管癌分为上段、中段、下段胆管癌,上段胆管癌又称肝门部胆管癌,位于左右肝管至胆囊管开VI以上部位,占50%~75%;中段胆管癌位于胆囊管开口至十二指肠上缘,占10%~25%;下段胆管癌位于十二指肠上缘至十二指肠乳头,占10%~20%。不同部位的胆管癌治疗方法有较大的差异。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依据 展开
13 相关课件 展开
14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