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乳素瘤 ( prolactinoma )
别名: 催乳素瘤;prolactin-producing tumor;催乳素分泌瘤;泌乳素瘤
解释 收起

概述:催乳素瘤是指垂体分泌PRL的 肿瘤,在垂体功能性(有分泌性) 肿瘤中发生率占首位。典型泌乳素瘤的临床表现有 闭经、溢乳、不孕(育)、 高泌乳素血症及垂体可有占位性改变。     泌乳素瘤(prolactinoma)和 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是常见的下丘脑- 垂体疾病。泌乳素瘤是 高泌乳素血症最常见的病因,女性居多,男性少见。在 垂体腺瘤中泌乳素瘤占50%v55%。120例生前并无 垂体疾病症状的尸检报告发现27%的人有垂体微 腺瘤,无年龄、性别差异。虽然生前大多数人并无内分泌紊乱的表现,但这些微 腺瘤经免疫组化分析表明有41%属泌乳素瘤。临床上有症状的泌乳素微 腺瘤一般不会长成大 腺瘤,血泌乳素(PRL)浓度升高也不明显,甚至可以下降。部分 腺瘤有侵袭性,以后出现 腺瘤增大及血PRL增高,其原因尚不十分清楚。
    泌乳素瘤是指垂体分泌PRL的肿瘤,在垂体功能性(有分泌性)肿瘤中发生率占首位。典型泌乳素瘤的临床表现有闭经、溢乳、不孕(育)、高泌乳素血症,及垂体可有占位性改变。

    催乳素(PRL)分泌细胞占腺垂体细胞总数的15%~25%,妊娠期雌激素可使催乳素细胞增加到70%。PRL分泌抑制因子为多巴胺, 而多巴胺是由弓状核和脑室旁核所分泌, 多巴胺对PRL细胞起着张力性抑制作用。吮吸、应激、睡眠可增加PRL分泌;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使TRH增加, 刺激PRL细胞分泌PRL; 鸦片可刺激PRL,而鸦片拮抗剂纳洛酮可阻断应激、吮吸和吗啡引起的PRL分泌增加。尸检中垂体微腺瘤的发生率为6%~24%, 而其中4O%应用免疫染色法证明为催乳素瘤,无功能的垂体大腺瘤中7O%实为催乳素瘤, 瘤体较大者血中PRL水平也较高。30%~75%闭经溢乳妇女有催乳素瘤。大约8%阳痿患者和5%不育男性可有高催乳素血症,且血浆睾酮水平降低。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依据 展开
13 相关课件 展开
14 相关药品 展开
15 相关检查 展开
16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