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肾炎的免疫发病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如抗原、抗体的形成,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及多种介质的参与等,因此肾炎的治疗应针对消除或削弱这些环节。目前
临床应用的治疗措施有些已取得较好疗效,如
肾上腺皮质激素和
环磷酰胺治疗微小病变型
肾病综合征,有些可能有效;如抗凝治疗用于某些
肾小球疾病;更多方面还需进行深入研究以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表1)。
本病主要治疗为清除体内残余病原、对症及保护肾功能,防止并发症。
1.一般治疗
(1)休息:无论病情轻重,早期均应卧床休息,直至
水肿显著消退、
血压正常及肉眼
血尿消失,通常需要2v3周。血沉正常后可上学,但尿Addis计数正常前应控制活动量。
(2)饮食:急性期宜限制水、盐及蛋白质摄入量。一般采用低盐或无盐、低蛋白饮食,用糖提供热量。盐摄入量控制在1v2g/d水平,伴肾功能不全时用优质蛋白质,摄入量以0.5g/(kg·d)为宜。
水肿重且尿少者限水。
2.抗生素 主要目的为清除残余病菌,可用
青霉素20万v30万U/(kg·d)或
红霉素30mg/(kg·d)静脉滴注治疗2周。疑有其他病原时,可加用其他抗生素。对
青霉素过敏者可用
红霉素。
3.对症治疗 包括利尿、消肿、降压等。
(1)利尿:轻度
水肿者可选用
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DHCT)2v3mg/(kg·d)口服,尿量增多后加用螺旋内酯(spironolactone,antisterone)2mg/(kg·d)口服。口服利尿剂效果差或重度
水肿病人可静脉滴注或肌注
呋塞米(furosemide,速尿),每次1v2mg/kg。还可采用新型利尿合剂即
多巴胺和
酚妥拉明各0.3v0.5mg/kg,
呋塞米2mg/kg,一起加入10%
葡萄糖100v200ml中静滴,利尿效果优于单用
呋塞米。
(2)降压:首选
硝苯地平(nifedipine,心痛定),每次0.25v0.5mg/kg,3v4次/d口服或舌下含服。如
血压仍不能控制可用
尼卡地平(nieardipine,佩尔地平,perdipine)每次0.5v1mg/kg,2次/d;
卡托普利(captopril,巯甲丙
脯氨酸)1v2mg/(kg·d),2v3次/d;
哌唑嗪(prazosin)每次0.02v0.05mg/kg,3v4次/d,口服。
4.重症病例治疗
(1)急性肾功能不全: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多于起病第1v2周尿量减少,可有氮质血症,以后随
肾脏病变的好转而尿量增加,BUN、Cr亦随之降至正常。但有少数患儿病变严重,肾小球毛细血管内
血栓形成,纤维素样坏死,或上皮细胞增生、纤维蛋白沉积,很快形成大面积新月体,可在短期内导致严重少尿甚至无尿,肾功能衰竭,亦有可能发展为急进性肾炎。
①少尿期: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加强利尿。
A.严格控制水分入量:—量出为入―,仅补充不显性失水按400ml/(m
2·d)或[婴儿20ml/(kg·d),幼儿15ml/(kg·d),儿童10ml/(kg·d)]及前一天尿量和异常失水量。
每天液量=尿量+不显性失水-食物代谢和组织分解所产生的内生水。
体温升高1?,按75ml/(m
2·d) 增加水。补充不显性失水用不含钠液体,经末梢输注可用10%v20%
葡萄糖,经中心静脉,可用30%v50%
葡萄糖。内生水按100ml/(m
2·d)。异常丢失包括呕吐、
腹泻、胃肠引流等用1/4v1/2张液体补充。
每天应注意评估患者含水状态,临床有无脱水或
水肿;每天测体重,如入量控制合适,体重每天应减少10v20mg/kg。血钠不低于130mmol/L以下,
血压稳定。
B.热量和蛋白质入量:供给足够热量,以减少蛋白质分解,早期只给碳水化合物,供给
葡萄糖3v5mg/(kg·d)静滴,可减少机体自身蛋白质分解和
酮体产生。情况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给予基础代谢热卡[儿童30kcal/(kg·d),婴儿50kcal/(kg·d)]。饮食可给低蛋白、低盐、低钾和低磷食物。蛋白质应限制在0.5v1.0mg/(kg·d)为宜,且应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蛋、肉类、奶类蛋白为佳。为促进蛋白质合成可用
苯丙酸诺龙25mg肌注,每周1v2次。对有高分解状态或不能口服者可考虑用静脉高营养。
C.高钾血症的治疗:血钾>6.5mmol/L为危险界限,应积极处理。如有明显EKG改变时,可予10%
葡萄糖酸钙0.5v1ml/kg,静脉缓慢注射15v30min;或5%NaHCO
3 3v5ml/kg静注,或20%
葡萄糖(0.5g/kg)加
胰岛素(0.2U/g
葡萄糖)2h滴注。经以上治疗无效或血K
>6.5mmol/L时,应考虑透析治疗。
a.重碳酸盐:可纠正酸中毒,形成细胞外液轻度碱中毒,使钾由细胞外转移至细胞内,同时也扩大细胞外体积,稀释血钾浓度。可用5%
碳酸氢钠2ml/kg,在5min内静注。如未恢复正常,15min后可重复1次。钠溶液作用迅速,但持续时间短,仅维持30v90min。
b.
葡萄糖酸钙:钙可拮抗钾对心肌的毒性,10%
葡萄糖酸钙10ml静点,5min开始起作用,可持续1v2min,每天可用2v3次,但用
洋地黄者宜慎用。
c.高渗
葡萄糖和
胰岛素:促进钾进入细胞内,每3v4mg
葡萄糖配1U
胰岛素,每次用1.5mg/kg糖可暂时降低血钾1v2mmol/L,15min开始起作用,可持续12h或更长,必要时可重复。
以上三种疗法在高钾急救时可单独或联合使用,有一定疗效,但不能持久。因此在治疗同时可开始准备透析。
d.阳离子交换树脂:经以上抢救EKG趋于正常,但血钾仍在5.5v7mmol/L之间可给阳离子交换树脂口服或灌肠0.3v1mg/(kg·次)。此药易引起
便秘,可和10%v20%
山梨醇混合口服或灌肠,
山梨醇有渗透
腹泻作用。灌肠后30v60min开始起作用,每天重复2v4次,也可放在胶囊内吞服。阳离子树脂每吸收1mmol钾同时释放出1mmol其他阳离子,如钠应注意钠潴留。
e.透析:血透或腹透均有效,前者作用较快,能在1v2h内使血钾从7.5v8mmol/L降至正常范围以内,而腹透需4v6h降至正常。
防治高血钾要减少机体蛋白质的高分解代谢,供给足够热卡,限制含钾较高的饮食和药物及不输库存血等。
D.低钠血症:应区分是稀释性或低钠性。在少尿期,前者多见,严格控制水分入量、利尿,多可纠正,一般不用高渗盐进行纠正。这会引起容量过大导致心衰。低钠性者,当血钠<120mmol/L,且又出现低钠综合征时,可适当补充3% NaCl 1.2ml/kg可提高血钠1mmol/L,可先给3v6ml/kg可提高2.5v5mmol/L。
E.代谢性酸中毒:轻症多不需治疗。当血HCO
3
-<12mmol/L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