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本病治疗目的是尽快诱导缓解,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即用产生最小不良反应的剂量药物,尽可能使患者的缓解状态维持较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90%以上的病人有效,一般在疗程的7v28天内蛋白尿逐渐缓解并消失,临床症状减轻。发作期患者应住院治疗。出院后应进行多次随访。对激素的潜在不良反应,如体重增加、痤疮、生长缓慢、毛发生长、
高血压和行为习惯的改变等,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MCD治疗方案见图1。
1.一般治疗
(1)休息与活动:发作期应卧床休息为主。卧床可增加
肾血流量,有利于利尿,防止交叉
感染。应保持适当床上活动,以防止血管
血栓形成。病情缓解后,可逐步增加活动,有利于减少并发症,降低血脂。如活动后尿蛋白增加(恢复期常出现活动后蛋白尿),则应减少活动。
(2)饮食治疗:患者常伴有
胃肠道
水肿及腹水,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应进食易消化、清淡、半流质饮食。
水肿时应进低盐饮食。每天摄取食盐2v3g,禁用腌制食品,每天钠的摄入量应控制在1v2g,以利减轻
水肿,降低发生
高血压的危险性。在MCN早期与极期,给予正常量优质蛋白饮食1v1.5g/(kg·d),热量要保证充分,有助于缓解低蛋白血症及随之引起的一些合并症。由于高蛋白饮食增加肾小球高滤过,易加重
肾脏病变的进展,故目前一般不再主张应用。
慢性患者应摄入优质低蛋白饮食,每天摄入蛋白0.65g/kg。如有氮质血症,应进一步减少蛋白的摄入量。应控制脂肪的摄入量,饮食中胆固醇含量应低,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鱼油以及可溶性纤维,如燕麦、米糠等,有利于降低血脂。对于持续蛋白尿和高血脂的患者,应考虑给予3-羟基-3-甲基戊二酰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
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缺血性心脏病危险因素的患者。适当补充
微量元素,如铜、锌、铁等元素,严重食欲不振者,可选择健脾利湿、消食健胃中药治疗。如果食欲亢进明显,必须控制热卡摄入量,以避免过度肥胖。为预防激素对骨骼方面的副作用,每天应摄入1500mg钙和400v800U维生素D(通过饮食和额外给予)。小儿应按年龄作出适当的调整。另外,对长期应用激素的成人,应该进行骨密度的检查,必要时给予激素替代治疗(如
降钙素)。
经过一般治疗,包括休息、饮食、卧床休息,1周后利尿消肿不明显的可加用利尿药,病情严重者,可应用低分子
右旋糖酐或
甘露醇,尽量不使用
人血白蛋白。因反复使用
人血白蛋白可引起肾小管损害,并导致特发性
肾病综合征反复发作,增加难治性肾病的复发率。另外,对高凝状态明显的患者可采用抗凝治疗,加
肝素、
双嘧达莫(潘生丁)及
复方丹参等。
(3)利尿治疗:应用利尿药必须慎重,因为容易造成血容量降低,氮质血症加重。一般可给予噻嗪类利尿药,常用
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25v50mg,2v3次/d,效果不好可加用保钾利尿药,如
螺内酯(安体舒通)、氨本喋啶等。效果仍不好可改用襻利尿药,一般以速尿20v120mg/d,或
布美他尼(丁尿胺)1v5mg/d(同量时作用为速尿的40倍),分次口服或静注。严重
水肿应给予渗透性利尿药,常用不含钠的
右旋糖酐40(低分子
右旋糖酐)或
羟乙基淀粉代血浆(706代血浆)250v500ml静脉点滴,隔天1次。该药配合襻利尿药效果良好。但对少尿病人(尿量<400ml/d)应慎用此药,预防其管型形成,阻塞肾小管,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诱发渗透性肾病,导致
急性肾衰竭。
2.特殊治疗
(1)糖皮质激素:
微小病变型肾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有效,且反应快,但易复发。为了减少复发,开始治疗用量要足,诱导时间宜长,减量速度要慢,减量幅度要小。常用激素治疗方案为中长程治疗方案,初始治疗多采用此方案。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微小病变肾小球肾病的基本药物,尽管该药有不良反应,也不能治愈该症,但对初发患者,仍是首选药物。一般应用激素的原则和方案是:
①起始足量:即开始治疗时,每天治疗剂量宜大,常用药物为
泼尼松(强的松),儿童剂量为60mg/(m
2·d),或1mg/(kg·d)(最大剂量80mg/d)分3v4次口服,连用4v6周,必要时可延长到8v12周。另一方案为以上剂量连用4周,改为40mg/(m
2·d),再连用4周;再一方案为以上剂量每天1次晨起顿服,直到尿蛋白转阴3天,如用4周无效,应考虑激素抵抗,如疗效满意即可转入间歇用药法。
②缓慢减药:足量治疗后,每1v2周按原用量10%递次减量,待减至20mg/d左右时,症状易复发,应更加缓慢减量。
③长期维持:此期一般以
泼尼松(强的松)10mg/d的最小剂量维持半年到1年或更长。激素服用可采用全日量顿服或维持期两天量隔天一次顿服,以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根据病人对激素的反应,可将其分为—激素敏感型―(即用药8周内症状缓解)、—激素依赖型―—减药过程中即复发―和—激素抵抗型―(激素治疗无效)三类。各自的治疗措施有所不同。运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能迅速、完全地抑制一些酶的活性,并使激素特异性受体达到饱和,在短时间内发挥激素抗炎的最大效应;另一方面大剂量激素的免疫抑制及利尿效应,一般比常规剂量更为明显,所以可用来治疗对常规激素无效的难治性
肾病综合征,部分病人肾病可得以缓解。目前临床运用最多的是意大利学者Ponticelli治疗特发性
膜性肾病的治疗方案。
如果激素副作用大,
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续以小剂量激素治疗比长期大剂量激素治疗更为适用。但其治疗效果一般不如常规剂量激素治疗。减药阶段应于尿蛋白<0.5g/d或转阴后,一般每周减量1次。
还有一种方案为
泼尼松(强的松)60mg/(m
2·d),最大至80mg/d顿服,持续4周;接着
泼尼松(强的松)40mg/(m
2·d),每7天中服用3天再维持4周。欧洲合作组(APN)建议第2个4周治疗为隔天1次给药,似能更有效地预防复发。这两个方案在1组有48%复发率的患者中做随机试验,接受
泼尼松(强的松)隔天治疗的患者与接受7天内服用3天的患者相比,可减少年50%的复发机会,这种区别只发生在6个月内,在这之后的复发率相似。但仍说明第2疗程隔天给药的方案较优越。
另有APN试用了长程首剂激素治疗新方案,即每天服用1次
泼尼松 target=_blank>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