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对甲亢性肾损害的治疗应主要针对甲亢进行治疗。如有明显症状或为高血钙所致的肾损害,应努力降低血钙并积极对症治疗。
甲亢的治疗主要目的在于降低血中
甲状腺激素的浓度,重新建立机体正常的代谢状态。目前,控制甲亢征候群基本的方法有:使用抗
甲状腺药物及辅助药物治疗;放射性碘(
131I)治疗和手术治疗3种,3种治疗方案各有利弊,选择前必须慎重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合并症等多种因素。
1.抗
甲状腺药物(ATD)的治疗 ATD治疗目前在国内应用最广。它的优点在于剂量调整比较方便,价格低廉,治疗后持续性甲减的发生率低;缺点是疗程较长,停药后复发率高,有时可产生较严重的药物副反应。
(1)药物种类:抗
甲状腺药物主要为硫脲类衍生物;它又分为硫氧嘧啶类和咪唑类两种,前者有
甲硫氧嘧啶(methylthiouracil,MTU)和
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后者有
甲巯咪唑即他巴唑和
卡比马唑即甲亢平。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是
丙硫氧嘧啶(PTU)和
甲巯咪唑。
(2)适应证:
①青少年及儿童患者。
②轻、中度甲亢。
③妊娠妇女。
④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又不适用于放射性
131I治疗者。
⑤甲亢伴严重突眼者,可先用小剂量治疗。
⑥做手术前或放射性
131I治疗前的准备。
⑦因伴严重器质性疾病,如严重心脏病、
出血性疾病,而不能手术者。
(3)剂量与疗程:硫脲类治疗的总疗程至少为2年,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①初治阶段:初治剂量需根据病情而定。对于症状严重或
甲状腺肿大明显者,剂量应偏大;症状较轻、TGAb和TMAb的滴度极高、突眼明显及合并妊娠者,剂量应偏小。一般而言,对不同程度的患者,
甲巯咪唑(thiamazole,tapazole,他巴唑)20v60mg/d;
丙硫氧嘧啶(PTU)200v600mg/d较为适宜,均分3v4次服用。
初治阶段一般为1v3个月,症状常于2v3周开始缓解,如果服药3个月症状仍无改善时,应考虑加大剂量,并检查有无干扰因素,例如服药不规则,以及服用碘剂、
感染等应激情况。
多数患者经3个月治疗后,多食、多汗、烦躁等症状明显改善,体重渐增,但能否进入减量阶段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患者上述症状明显改善,
甲状腺开始缩小,颈部及心前区杂音减弱;FT
4、TT
4及T
3均降至临界范围;在停用?受体阻滞药的情况下,静卧时心率稳定在80次/s左右时,可以考虑逐渐减量维持治疗。
②减量阶段:符合上述条件进入减量阶段后,可将药物剂量减少1/3,减量后观察2v4周,若病情稳定则再递减1/3,并密切观察。减量不能过急,当症状出现反跳时应适当回增剂量并稳定2v4周。
经1v3个月的减量后,若病情仍保持稳定,便开始进入维持量阶段,下列条件可供参考;甲亢的症状、体征基本恢复正常,并稳定至少2周;FT
4、TT
4及T
3均在正常范围;超敏TSH上升至正常范围;在停用?受体阻滞药的情况下,日常生活时心率能稳定在85次/s以下。
③维持阶段:维持剂量的大小需根据个体情况而定,每个病人均可探索一个适合自己的剂量。患者可按照减量阶段的方法递减用药剂量,当减至某一剂量不能再减时(否则就出现症状反跳),即为该患者的维持剂量。实践证明,多数患者的维持量为
甲巯咪唑(他巴唑)2.5v10mg/d,PTU 25v100mg/d。维持阶段至少1年。
④停药:一般用药2年后才考虑停药,停药时须符合下列条件:各种症状、体征消失,病情稳定至少达1年;FT
4,TT
4,T
3,超敏TSH等指标皆完全恢复正常至少达1年;至少连续2次TRAb检测为阴性,2次的间隔期为3v6个月;平时所需的维持剂量
甲巯咪唑(他巴唑)<5mg/d,PTU<50mg/d。
在整个用药过程中应每隔2v3个月复查
甲状腺激素的水平,除可用于判断疗效,还用于防止硫脲类过量引起的药物性甲减;若出现甲减应及时减量。经上述系统性治疗后,多数患者能康复,但对于伴有各种并发症及病情较重的患者,必须根据具体病情综合治疗,此时医师的临床经验甚为重要。
(4)其他辅助药物的治疗:
①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目前?受体阻滞药是甲亢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辅助药物,它虽然不能缩短甲亢的病程,但却能有效而迅速地控制高代谢征群,其中
普萘洛尔(心得安)最常用。
普萘洛尔(心得安)不仅能有效地控制高代谢征群,还能通过抑制5'-单碘脱碘酶来阻止外周血中的T
4向T
3转化。用法是20v90mg/d,分2v3次口服,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心率来调整。
普萘洛尔不仅用于甲亢患者的长期辅助治疗,还广泛用于治疗甲亢危象、
甲状腺的术前准备和术中应激等。近来
美托洛尔(倍他乐克)也较常用,此药亦能通过抑制单碘脱碘酶阻止T
4向T
3转化。此类药物对有
支气管哮喘、
心脏传导阻滞、充血性
心力衰竭等,以及甲亢妊娠分娩前的患者应慎用。
②
甲状腺素片:关于使用抗
甲状腺药物(ATD)的同时是否可合用
甲状腺素片,目前争议较大。反对者认为甲亢患者再服用
甲状腺激素会加重病情;支持者认为经抗
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后血中TSH的浓度逐渐回升,而TSH能加重突眼和
甲状腺肿,因此少量服用
甲状腺素片可抑制TSH回升的速度,防止突眼的发生或恶化。另有报道称,合用
甲状腺素片后甲亢的复发率比单用ATD者低。开始可用左
甲状腺素钠(L-T
4)片25v50δg/d或
甲状腺素片20v40mg/d,以后随ATD的减量而相应地递减。虽然对是否合用
甲状腺素片的争议较大,但遇到下列情况还是应当合并使用:
A.突眼明显者。
D.甲亢伴妊娠者。
E.服用ATD剂量较大者甲硫咪唑>40mg/d或PTU>4mg/d)。
③
地塞米松:此药能在短期内迅速降低血中
甲状腺激素的浓度,还能显著抑制外周血中的T
4向T
3转化,因此近年来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性药物。国内目前应用较少。笔者认为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短期内适当加用
地塞米松能迅速改善症状。用法是2v8mg/d,分次口服,症状减轻后即减量。
④
碳酸锂(lithium carbonate):此药原是抗躁狂药,因能轻度抑制
甲状腺激素的释放,且有刺激骨髓生成粒细胞的作用,因而被用于甲亢。用量为300v600mg/d,分3v4次给药。但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