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淀粉样变性 ( renal amyloidosis )
别名: 肾淀粉样变性;肾淀粉样变肾病
解释 收起

概述: 淀粉样变性(amyloidosis)是一种不同病因所致的淀粉样蛋白纤维以不可溶的形式在细胞外沉积,导致多器官组织结构与功能损害的全身性疾病。淀粉样物质沉积于肾脏引起的肾病变称肾 淀粉样变性(renal amyloidosis)。 肾病综合征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晚期可导致肾衰竭和死亡。     17世纪Bonet首先报道 淀粉样变性。1854年Virchow首先描述了在本病组织中沉积的物质并根据其对碘及硫酸的显色反应与淀粉相似而命名为—淀粉样物质―。近代的研究证实,此类物质是组织细胞所合成与分泌的多种蛋白质而非淀粉样碳水化合物,但仍然沿用— 淀粉样变性―这一传统命名。历史上曾将 淀粉样变性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 淀粉样变性和继发性 淀粉样变性,前者是指原因不明的 淀粉样变,后者指继发于慢性 感染、 炎症及其他可以引起 淀粉样变性的疾病。后来又发现了家族内发病的遗传性 淀粉样变性。在临床实践中,学者们又总结出如内分泌 淀粉样变性、耉年 淀粉样变性、长期透析相关 淀粉样变性等。实际上,尽管导致本病的淀粉样蛋白在组织细胞外沉积后,均表现为一种无定型、玻璃样透明物质,刚果红染色呈砖红色,在偏光显微镜下出现苹果绿双折光现象,在X线衍射下呈纤维状并具有?片层结构,但是上述蛋白质的产生机制迥异,化学组成及生化性质也不相同,合并的临床情况各异,相应的治疗对策也有所不同。这些蛋白质不同的生化组成已成为现代 淀粉样变性分类的基础。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3 相关药品 展开
14 相关检查 展开
15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