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穿孔 ( perforation of esophagus )
别名: 食管穿孔
解释 收起

概述:食管 穿孔(perforation of esophagus)是最严重的胃肠道急症之一,据报道其病死率为10%v46%。预后取决于致病原因、受伤部位、食管的基础病变以及受伤后开始治疗的时间。早期诊断与治疗有赖于对该病的高度警惕以及对相应的临床表现做出正确的判断。
    食管穿孔特别是胸内食管穿孔,死亡率可高达25%~50%。食管穿孔后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甚为严重,如未及时救治,可迅速导致患者死亡。因而,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处理是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食管穿孔根据引起的原因可分为外伤性食管穿孔、冲击波引起的食管破裂、医源性食管穿孔及食管异物所致穿孔。
1.外伤性食管穿孔 由枪弹、弹片及刃器所致穿透性食管穿孔,特别是胸段食管损伤常合并心脏、大血管和气管损伤,患者常死于现场。在穿透性食管损伤以颈部食管穿孔多见。钝性食管破裂可由于胸骨与脊椎间突然遭受挤压而引起。
2.冲击波引起的食管破裂高压冲击波经口腔传人食管,使食管腔内压力急剧增高而导致食管破裂。
3.医源性食管穿孔 医源性食管穿孔主要是内镜检查、食管扩张、食管镜下行组织活检及食管旁手术等引起。气管插管、插入胃管、三腔管气囊破裂,甚至食管动力学检查均有引起食管穿孔的报道。医源性损伤是各种原因引起食管穿孔的首位。由食管内镜检查引起的穿孔,大多数发生在食管人口环咽肌以下部位。食管下段及贲门附近穿孔,多数是在食管原有疾病基础上发生。医源性穿孔的预后较其他原因所引起的穿孔为佳。其原因可能是:
    ①穿孔约40 见于颈段食管,而颈段的穿孔较之胸内穿孔预后要好;
    ②这类穿孔多能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③检查前经过禁食等准备,污染较轻;
    ④检查造成食管穿孔破口大多较小,引起纵隔及胸腔感染也较轻。
4.异物性食管穿孔异物引起的食管穿孔,亦为食管穿孔常见的原因,仅次于器械引起的穿孔而居第二位。引起食管穿孔多为锐利不规则或体积较大的异物,如骨块、义齿等。异物刺破或压迫食管壁引起坏死,或强行吞咽饭团或大块食物试图将异物推下而致食管穿孔,亦可因通过内镜取出不规整的异物而造成食管穿孔。因而,若通过内镜取出异物困难时,应急诊开胸,在尚未发生感染前切开食管取出异物是比较简单而安全的。
食管穿孔后,有强烈刺激作用的胃内容物及带有各种口腔内细菌的唾液和食物等,迅速经破口进人纵隔,引起严重的纵隔感染。由于纵隔内为疏松结缔组织,使炎症在纵隔内迅速扩散,并可侵蚀穿破胸膜进入胸腔,形成一侧或双侧液气胸。因进入的细菌含有厌氧菌,常引起腐败性脓胸。纵隔和胸腔的广泛感染,大量液体的丧失,毒素吸收,患者可很快发生感染性休克。吞咽的空气经由较大的食管破裂口不断进入胸腔,可以产生张力性气胸,更加重呼吸与循环功能紊乱,如不及时救治,患者可迅速死亡。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依据 展开
13 相关课件 展开
14 相关药品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