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20世纪40年代初应用砜类药物治疗
麻风病证明有效后,使
麻风病的治疗进入了
化学治疗的年代。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又相继发现了数种有效的抗
麻风药物。过去曾用单一药物治疗,疗期很长,后来陆续发现有耐药病例出现,而且耐药发生率在不断增加,说明单一药物治疗
麻风病不够理想。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
结核病
化疗的经验和马耳他采用多种药物联合
化疗(multi-drug therapy,MDT)治疗
麻风病的经验,于1982年推荐MDT方案治疗
麻风病,使
麻风病的治疗又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从单一药物治疗转入多种药物联合
化疗,使
麻风病的治疗期缩短了不少。联合
化疗的药物通用的有3种,即
氨苯砜(DDS)、
利福平(RFP)和
氯法齐明(氯苯吩嗪)。
麻风病的治疗除了
麻风本病的治疗外,还有
麻风病合并症的治疗。
麻风病的合并症主要有
麻风反应、
麻风病溃疡和
麻风病畸形。
(1)
氨苯砜(4,4-diamino-diphenylsulfone,DDS):具有抑菌作用和微弱的杀菌作用。口服吸收迅速,在体内排泄缓慢,半衰期为10v50h,1次口服100mg后其抑菌作用可持续10天左右。在体内大部分从尿中排出。用标准剂量口服后在3v4个月即可杀灭99.9%的活菌。细菌指数(BI)每年平均下降约1个对数单位。由于疗效确实、价格低廉、耐受性良好和服用简便,长期以来
氨苯砜(DDS)一直是治疗
麻风病的首选药物。其副作用有:贫血、药疹、颗粒白细胞减少症、
肝脏损害、
急性中毒、
精神障碍等。成人口服每次50mg,每天1v2次。
(2)
利福平(rifampicin,RFP):实验
化疗研究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口服吸收良好,服后2h血中浓度达到高峰,迅速分布到全身组织。血中有效浓度可维持8v12h,空腹服用可增加吸收。主要通过
肝脏经胆汁排泄。每次口服600mg或1200mg在4天内即可杀灭99.9%的活菌。为联合
化疗中的主要药物。细菌形态指数下降比
氨苯砜(DDS)快。副作用有
皮肤反应、
胃肠道不适、肝炎、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少见的副作用有—流感―综合征、
溶血性贫血等。一般成人连续疗法口服每次450v600mg,早晨1次空腹服下,用药后尿显淡粉红色。
(3)
氯法齐明 (氯苯吩嗪):本药不仅具有抑制和杀灭
麻风杆菌的作用,而且还有抗炎作用。制成微粒状胶囊口服,吸收率约为70%。其排泄极为缓慢,在人体中的半衰期至少为70天,近50%以原型从大便中排出。以常规剂量50v100mg/d口服,一般在治疗3个月左右
麻风杆菌即丧失
感染性。本药对ENL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治疗所需剂量为100v200mg/d,严重反应可增至300mg/d,有时
氯法齐明(B 663)与
泼尼松30v40mg/d联合治疗,病情稳定后即可缓慢地减少至维持量。副作用有
皮肤色素沉着、鱼鳞病样改变、消化道反应等。治疗
麻风病一般成人口服每次50v100mg/d。治疗
麻风反应用量较治疗量大。
(1)联合
化疗定义:联合
化疗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用机制不同的有效杀菌性化学药物治疗。其中必须包括
利福平(RFP)。
(2)联合
化疗方案:WHO
麻风控制规划
化疗研究组1982年推荐的
麻风联合
化疗方案如下:
①多菌型
麻风:包括BB、BL、LL
麻风,或任一部位
皮肤涂片查菌细菌密度>2 者。
利福平(RFP) 600mg每月1次监服;
氯法齐明(B 663)300mg每月1次监服,同时每天50mg自服;
氨苯砜(DDS)100mg/d自服。疗程至少2年或直至
皮肤查菌阴转。
②少菌型
麻风:包括IL、TT、BT
麻风,或任一部位
皮肤涂片查菌细菌密度<2 者。
利福平(RFP) 600mg每月1次监服;
氨苯砜(DDS) 100mg/d自服,疗程6个月。
1987年WHO第六次
麻风专家委员会建议,为适应现场工作需要,凡
皮肤涂片查菌阳性病例,以及少菌型
麻风尽管各部位
皮肤查菌均为阴性,但皮损多于5块或有3条以上神经干受累者,均按多菌型
麻风的联合
化疗方案治疗。
(3)联合
化疗对象:
①新病例、复发病例及耐药病例。
②凡经任何其他方案治疗,病情仍然活动的病例。
(4)联合
化疗疗程:多菌型
麻风用
利福平(RFP)、
氯法齐明(B 663)及
氨苯砜(DDS)联合治疗,疗程至少24个月,现在又缩短到12个月。每月自服药物不得少于20天,否则此月不计入疗程。1年中至少服药8个月,连续中断治疗超过4个月者须重新计算疗程,重新开始治疗。24个月疗程可在36个月内完成。每年服药时间少于8个月者为治疗不规则;少菌型
麻风用
利福平(RFP)和
氨苯砜(DDS)联合治疗,疗程为6个月。根据WHO的多中心现场研究,一次剂量的
利福平(600mg)、
氧氟沙星(400mg)和
米诺环素(100mg)可用以代替PB MDT治疗。只有单个皮损的PB病人。每月自服药物不得少于20天,否则此月不计入疗程。6个月疗程可在4个月内完成。连续中断治疗3个月以上得,须重新治疗6个月疗程。
3.其他治疗方案
(1)开始先使用
氧氟沙星 (氟嗪酸)400mg/d,
米诺环素(minocycline)100mg/d,
罗红霉素(roxithromyrcin)500mg/d,氯苯吩嗪50mg/d,疗程6个月,再用
氯法齐明(氯苯吩嗪)50mg/d,
米诺环素100mg/d或
氧氟沙星(氟嗪酸)400mg/d,治疗18个月。此方案适用于
利福平耐药者。
&
(一)
麻风
1.力争早期发现病人,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及早中断传播和防止畸残的发生。
2.采用WHO标准联合
化疗(MDT)
(1)多菌型(成人):为
皮肤切刮涂片查抗酸杆菌为阳性的任何类型的病例,包括BB、BL、和LL病例,以及
皮肤切刮涂片查抗酸杆菌为阳性的I、TT和BT病例。如无条件查抗酸杆菌,则为皮损≥6块,或神经损伤≥2条者。
利福平600mg,每月1次,监服;
氨苯砜100mg/d, 自服;
氯法齐明(氯苯吩嗪、B663)300mg,每月1次,监服和50mg/d, 自服;疗程24个月。每月自服药物不得少于20天,否则此月不计人疗程。1年中至少服药8个月,连续中断超过4个月者须重新计算疗程开始治疗。24个月的疗程可在36个月内完成。每年服药时间少于8个月者为治疗不规则。
(2)少菌型(成人):为
皮肤切刮涂片查抗酸杆菌为阴性的
麻风病例,即查抗酸杆菌为阴性的I、TT和BT病例。如无条件查抗酸杆菌,则为皮损≤5块,或神经损伤≤l条者;在分类有疑问时,病人均可按多菌型
麻风治疗。
利福平600mg,每月1次,监服;
氨苯砜100mg/d,自服;疗程6个月。每月自服药物不得少于2O天,否则此月不计人疗程。6个月疗程可在9个月内完成,连续中断治疗3个月及3个月以上者,须重复6个月疗程。
3.WHO推荐用于特殊情况的联合
化疗方案
(1)由于变态反应或肝病不能服用
利福平或对
利福平耐药的多菌型
麻风
氯法齐明50mg/d加下列药物(
氧氟沙星400mg/d,
米诺环素100mg/d,
克拉霉素500mg/d)中的两个药物治疗6个月,继之以
氯法齐明50mg/d加
米诺环素100mg/d或
氧氟沙星400mg/d,至少再治疗18个月。
(2)因
皮肤色素沉着而完全不能接受
氯法齐明者
以
氧氟沙星400mg/d或
米诺环素100mg/d代替WHO标准多菌型方案中的
氯法齐明。鉴于
氯法齐明对
Ⅱ型
麻风反应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应尽量说服病人接受
氯法齐明治疗。
4.不良反应
(1)注意
利福平的毒副作用。
(2)
氨苯砜治疗可致药疹和
氨苯砜综合征。
(3)
氯法齐明治疗可致
皮肤呈棕褐色色素沉着、
皮肤干燥和鱼鳞病样改变,停药后在数月内可消退。
5.临床治愈标准完成治疗的患者在监测期间活动性症状完全消失,且
皮肤切刮涂片查抗酸杆菌为阳性者待阴转后每3个月查菌1次,连续2次持续为阴性者,以及
皮肤查菌阴性者在活动性症状完全消失后,
皮肤查菌仍为阴性者为临床治愈。
6.随访监测
(1)多菌型患者完成2年治疗后,每年作一次临床和细菌监测至临床治愈。少菌型患者在完成治疗时作一次随访检查,以后每年作一次上述监测,直至临床治愈。
(2)患者在监测期间或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后,一旦出现复发或
麻风反应征象,应立即找医生检查处理。
(3)对
麻风患者的家庭接触者,最好自初发病例和(或)继发病例登记之日起,每年检查一次,连续6年。
(4)教育患者及时规则服药。给药方式可采用门诊发药、送药到家等。每月一次的
利福平和
氯法齐明监服,一般情况下应做到由医务人员看患者服下。在交通困难的山区、雨季或农忙季节等特殊情况下,为方便病人,亦可每次发2~3个月的药物,嘱患者规则服用,或由当地医生或家属每月监服。
(二)
麻风反应
1.处理原则
(1)尽可能查明引起反应的诱因,如精神创伤、并发
感染、过度疲劳、接种疫苗、妊娠、分娩、手术、酗酒等,并适当处理。
(2)积极处理急性神经炎和
虹膜睫状体炎,控制高热,防止肢体畸残、视力减退和失明,减轻机体的消耗和痛苦。
(3)发生反应时,如果还在进行联合
化疗,则应继续标准疗程的联合化疔。
(4)急剧发生的皮损破溃、神经损伤和眼损害,应作为急症处理。
(5)一旦发生喉头黏膜
水肿引起的
呼吸困难或食管上段麻痹患者,应及时报告专业单位或综合性医院紧急处理。
2.一般处理
(1)解释病情,争取患者的配合。
(2)轻度反应可在门诊治疗,随访观察,中、重度反应需住院治疗。
(3)神经肿痛的患肢应予以休息、保暖,必要时予夹板固定。
3.药物治疗
(1)
Ⅰ型反应
1)轻度:躯干四肢见有轻度高起的
水肿性红斑,但面部无反应性皮损,无面、手、足
水肿,且亦无神经
疼痛和触痛者,予以止痛剂和
氯喹治疗大多可获好转。
2)中、重度:皮损红肿明显,有时可破溃;有1条或多条神经肿大,
疼痛较剧烈;或体温高、全身虚弱,面、手、足
水肿。首选皮质类固醇治疗,
泼尼松40~60mg/d,待反应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一般在持续治疗期间,每月可将每日治疗剂量减少5~10mg,直至20~25mg/d为维持量。维持治疗时间视反应程度和病人类型而定,一般为4~6个月,有时需延至1年甚至更长。
雷公藤多甙片亦可选用。
(2)
Ⅱ型反应
1)轻、中度
麻风性结节性红斑:表现为数不多的丘疹和结节,伴低热或轻度神经肿痛。
治疗:
①
沙利度胺400mg/d,于反应控制后逐渐减量至25~50mg/d为维持量;
②
泼尼松40~60mg/d,反应控制后逐渐减量至停药,总疗程为12周;
③
雷公藤多甙片。
2)重度
麻风性结节性红斑:临床表现为有许多ENL结节伴高热;ENL合并神经炎;ENL破溃和化脓;ENL反复发作;有其他器官受累(如眼、睾丸、
淋巴结和
关节)。
治疗:
①皮质类固醇治疗:如果病人还在进行联合
化疗,应继续标准疗程的联合
化疗;用适当剂量的止痛剂控制
发热和
疼痛;用标准疗程的
泼尼松治疗,剂量不超过lmg/d,总疗程为12周;
②
氯法齐明合并皮质类固醇治疗:长期依赖皮质类固醇者可用
氯法齐明300mg/d治疗。
氯法齐明治疗
Ⅱ型反应的疗效缓慢,要在4~6周后才慢慢地显示出来,因此此类病例在用该药治疗的同时,应继续皮质类固醇治疗,直至反应完全控制。一般在反应消失后1个月左右,即可缓慢地减少皮质类固醇的剂量。当皮质类固醇撤掉以后,病情稳定,即可开始缓慢地减少
氯法齐明的剂量至5O~lOOmg/d为维持量。用大剂量
氯法齐明治疗的总疗程一般不超过l2个月。
应积极治疗
麻风患者,普及防病知识,同时对密切接触者定期体检。
本病以内用药物治疗为主,多数患者对联合
化疗方案敏感。
1.联合
化疗(MDT)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了治疗
麻风的MDT方案。其中多菌型成人方案为
利福平600mg每月1次,
氨苯砜100mg/d,
氯法齐明300mg每月1次或50mg/d,疗程24个月;少菌型成人方案为
利福平600mg每月1次,
氨苯砜100mg/d,疗程6个月。完成治疗的患者应继续接受防治机构作定期监测,每年做1次临床及细菌学检查,至少随访5年。
2.
麻风反应的治疗 首选糖皮质激素,可用
泼尼松30~60mg/d分次口服, 随着病情缓解逐渐减量;亦可用
沙利度胺,剂量可增加至300~400mg/d,分3~4次口服,一般1~3天可控制症状,症状控制后可逐渐减至维持量25~50m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