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腹膜炎 ( primary peritonitis;primaryperitonitis )
别名: 原发性腹膜炎;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特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解释 收起

概述:腹膜是由相互连续的壁腹膜和脏腹膜构成,壁腹膜贴附于腹壁、横膈脏面和盆壁的内面;脏层腹膜覆盖于内脏表面,成为它们的浆膜层。脏层腹膜将内脏器官悬垂或固定于膈肌、腹后壁或盆腔壁,形成网膜、肠系膜及几个韧带。壁腹膜和脏腹膜之间潜在的间隙称腹膜腔,男性是密闭的,女性的腹膜腔则经输卵管、子宫、阴道与体外相通(图1)。     壁腹膜主要受体神经(肋间神经和腰神经的分支)的支配,对各种刺激敏感,痛觉定位准确。腹前壁腹膜在 炎症时,可引起局部 疼痛、压痛和 反射性的腹肌紧张。     腹膜有很多皱劈,其面积几乎与全身的 皮肤面积相等,为l.7v2m 2。腹膜是双向的半透性膜,水、电解质、尿素及一些小分子能透过腹膜。腹膜能向腹腔内渗出少量液体,内含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在急性 炎症时,腹膜分泌出少量渗出液,以稀释毒素和减少刺激。腹膜有很强的吸收力,能吸收腹腔内的积液、血液、空气和毒素等。在严重的 腹膜炎时可因腹膜吸收大量的毒性物质,而引起 感染性休克。     腹膜炎是腹腔脏层腹膜和壁层腹膜的 炎症。 急性腹膜炎的特点是临床上表现为程度不同的腹膜刺激征:腹部呼吸运动减弱,腹部压痛、反跳痛、叩击痛,腹肌抵抗,肠蠕动音减弱或消失。     引致 急性腹膜炎的因素很低多,按照发病机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类。     原发性 腹膜炎(primary peritonitis)又称自发性 腹膜炎,系指腹腔内没有原发病灶的弥漫性 腹膜炎症。该病多发生于机体免疫力低下者,细菌经血液、淋巴液或生殖道等途径 感染腹膜,临床早期症状不明显,全身 中毒症状轻,易造成误诊。而早期诊断和治疗又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因此疑为原发性 腹膜炎而又难以排除 继发性腹膜炎或其他腹腔疾患时,可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或剖腹探查。
    腹腔内无原发病灶,病原菌经血行或淋巴途径,经肠壁播散或经女性生殖系统进入腹腔引起的腹膜炎,称为原发性腹膜炎(primaryperitonitis),又称自发性腹膜炎。病原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及肺炎链球菌,也可为大肠埃希菌。病人常有营养不良或抵抗力低下,故在肾炎及肝硬化腹水患者中发病较高。
临床分型
   
    一、普通型最常见。急性起病,突然腹痛,继而发热或先有不规则发热,而后腹痛检查全腹有压痛,腹壁轻中度紧张,有反跳痛。腹水迅速增长,血常规白细胞数增加及核左移,腹水常规检查符合急性炎症性改变。
   
    二、休克型常在剧烈腹痛或急性发热后不久,几小时至一天内迅速出现循环衰竭。休克发生后常体温不升,一般情况重。唇指发绀,休克不易纠正。白细胞数增加,血培养时为阳性。腹部检查可发现压痛,诊断有赖于腹水检查。
   
    三、肝性脑病型常无发热、腹痛等主诉。表现为早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迅速进入昏迷。黄疸很深,肝功能严重损害,血氨多增加。
   
    四、顽固腹水型腹水进行性增加,属难治性。应用各种利尿剂及放腹水,均不奏效。患者腹胀难受,常无腹痛,若有亦不足以引起注意。仔细检查腹部,可发现轻微腹膜刺激征。诊断亦有赖于腹水穿刺。
   
    五、无症状型属感染较轻,原来体质与肝功能均较良好的患者。不能明确叙述发病日期,除可有轻微腹胀或偶尔低热外,平日尚可自由走动。肝功能损害轻微甚或正常。仔细检查腹部,深触诊方可发现有轻度压痛,若不做腹水检查,极易漏诊。
   
    六、顽固性腹膜炎是指经相应的抗生素治疗3~5天,症状无改善者。发生率占腹膜炎的5%~15%,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或量不足。
   
    (二)伴有隧道炎。
   
    (三)腹腔内脓肿形成或脏器穿孔。
   
    (四)细菌在腹腔内吞噬细胞中生存。
   
    (五)细菌在透析管内繁殖。
预后评分
    腹膜炎预后评见表21-7Goris评分标准:无器官衰竭,0分;中度严重器官衰竭,1分;严重器官衰竭,2分。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标准 展开
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4 诊断依据 展开
15 相关课件 展开
16 相关药品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