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肝脓肿 ( bacterial hepatic abscess;bacterial liver abscess )
别名: 细菌性肝脓肿;化脓性肝脓肿;肝脓肿
解释 收起

概述: 细菌性肝脓肿是指由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形成的肝内化脓性 感染灶。本病可来自胆道疾病(占16%v40%),门静脉血行 感染(占8%v24%),直接 感染较少见,经肝动脉血行 感染报告不一,最多者为45%,隐匿性 感染约占10%v15%。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最多见,其中2/3为大肠埃希杆菌,粪链球菌和变形杆菌次之;革兰阳性菌以金葡菌最常见, 感染常为混合性。 细菌性肝脓肿约70%v83%发生于肝右叶,这与门静脉分支走向有关。左叶者约10%v16%;左右叶均有 脓肿者约6%v14%。 脓肿多为单发且大,多发者较少而小。少数 细菌性肝脓肿病人的肺、肾、脑及脾等亦可有小 脓肿。临床上以寒战、高热、肝区 疼痛、 肝大和压痛为主要表现。近年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和各种综合疗法的开展,对本病的诊断与治疗均有明显的改善。
    细菌性肝脓肿是由化脓性细菌侵人肝脏所引起的继发感染,侵人途径主要通过胆道及肝动脉,致病菌主要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
目前,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的同时应用下,多发性细菌性肝脓肿的死亡率约为35%,而单发性肝脓肿的死亡率则低于15%。手术死亡率为l0%~33%,而非手术死亡率却高达61%~100%。全身情况较差和有明显肝功能损害者,如低蛋白血症和高胆红素血症时,死亡率极高。有并发症的肝脓肿,如膈下脓肿,脓肿破人腹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胆道出血或合并脓胸和肺脓肿时,死亡率增高。相反,单发性脓肿症状轻微无并发症者,预后良好,死亡率低于10%~20%。因此,对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有效地排脓,彻底处理原发病灶和加强全身营养支持等,可降低死亡率。

    肝脓肿是由于细菌或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的以发热,肝区疼痛,血象增高为临床表现的肝脏感染性疾病。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标准 展开
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4 诊断依据 展开
15 相关课件 展开
16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