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 ( pertussis,whooping cough )
别名: 百日咳;bronchocephalitis;chin cough;kink cough;morbus cucullaris;pert;pertussis;疫咳
解释 收起


    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 cough)是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杆菌是本病的致病菌。其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伴有特殊的吸气吼声,病程较长,可达数周甚至3个月左右,故有百日咳之称。幼婴儿患本病时易有窒息、肺炎、脑病等并发症,病死率高。近年来幼婴儿及成人发病有增多趋势。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本病特点。发作时频频不间断的短咳十余声或数十声为呼气状态,最后深长吸气,因其时喉部仍呈痉挛状态,故伴有高音调的鸡鸣样吼声,接着又发生下次的痉咳,如此反复发作多次,直至咯出黏稠痰液为止。咳嗽剧烈时,可有大、小便失禁,双手握拳屈肘、两眼圆睁、面红耳赤、涕泪交流,头向前倾、张口伸舌 唇色发绀等,表情极其痛苦,呕吐后方告结束。轻者一日数次,重者一日数十次,以夜间为多。痉咳时,上腔静脉压力增高,回心血流受阻而有淤血现象,常见颜面及眼睑浮肿,阵咳剧烈时,可出现鼻衄、咯血及眼结膜下出血等,甚至发生颅内出血。
    新生儿和幼婴儿常无典型痉咳,表现为阵发性屏气及发绀,易致窒息、惊厥。呼吸动作可停止在呼气期,心率先增快,继而减慢乃至停止。
   
    (二)查体要点
    主要为痉挛性咳嗽时的相关改变。无并发症者肺部无阳性体征。

    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 cough)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以及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持续2~3个月,故名“百日咳"。婴幼儿患者常可合并窒息、肺炎、百日咳脑病等,病死率高。多发生于儿童。近年婴幼儿及成人略有增加趋势。接种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百白破)三联菌苗可预防本病。
    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 cough)是由百日咳杆菌(Bordetella pertussi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以及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本病病程较长,未经治疗,咳嗽症状可持续2~3个月,故名“百日咳”。多发生于儿童。
病原学
    病原菌是鲍特菌属(Bordetella)的百日咳鲍特菌,又称百日咳杆菌。为革兰染色阴性和两端着色较深的短杆菌,长约1.0~1.5μm,宽约0.3~0.5μm。该菌为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最适pH值为6.8~7.0。该细菌初次分离时,常需用含甘油:马铃薯和新鲜血液的鲍-金(Border-Gengous)培养基。
    百日咳杆菌具有以下物质:外膜蛋白中的凝集抗原(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hemagglutinin,FHA)、百日咳杆菌黏附素(pertactin,分子量69kD)。其他毒性物质还包括百日咳外毒素(PT)、不耐热毒素(HLT)、内毒素(ET)、腺苷酸环化酶毒素(ACT)、气管细胞毒素(TCT)和皮肤坏死毒素(DNT)等。目前认为外膜蛋白中的凝集抗原、黏附素和外毒素等具有诱导宿主产生保护性抗体的作用。本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56℃经30分钟或干燥3~5小时可死亡,对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敏感。
    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 cough)百日咳杆菌(bordetel1apenussis)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在婴幼儿中有很高的病死率。临床表现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痒咳终止时出现鸡呜样吸气吼声为特征,多见于儿童,病程可达2—3个月。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预后评价 展开
12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3 最新进展 展开
14 诊断标准 展开
15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6 诊断依据 展开
17 相关课件 展开
19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