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RPGN病情险恶,20年前有报道90%以上的该病患者于发病1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衰。随着诊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
甲泼尼龙(甲基
泼尼松龙)
冲击疗法及
血浆置换等技术的应用,近来疗效已大为提高。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低盐饮食等一般治疗与急性肾炎相同。肾功能衰竭后还应摄入低蛋白饮食,每天热卡55v60kcal/kg,以维持基础代谢及氮平衡。每天入量不可太多以减少
肾脏负荷。利尿可采用新型利尿合剂即
多巴胺和
酚妥拉明各0.3v0.5mg/kg、
呋塞米1v2mg/kg,一起加入10%
葡萄糖100v200ml中静滴,利尿效果优于单用
呋塞米。降压可选用
硝苯地平(nifedipine,心痛定)0.25v0.5mg/(kg·次),3v4次/d;或
普萘洛尔(pmpranolol,心得安)0.5v1mg/(kg·次),3v4次/d,并可逐步加量;还可选用
哌唑嗪(prazos-in)0.02v0.05mg/(kg·次),
尼卡地平(perdipine)每次0.5v1mg/kg,2次/d,
卡托普利(capto-pril,
巯甲丙脯酸)1v2mg/(kg·d),2v3次/d。
2.
肾上腺皮质激素
冲击疗法 首选
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20v30mg/kg;总量<1g/d,溶于100v200ml 10%
葡萄糖中静脉滴注,一般应在1v2h内滴完,1次/d,连续3次为一疗程。3天之后可开始第2疗程,隔天冲击1次,共冲击3次。然后改为
泼尼松(强的松)2mg/(kg·d),隔天1次顿服。
3.免疫抑制剂 在Kincaidsmith提倡的四联疗法中,最初免疫抑制剂是采用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3mg/(kg·d)或
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T)2mg/(kg·d)口服,现多改良为
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剂量为0.5v0.75g/(m
2·次),间隔0.5v1个月冲击1次。
据报道,病人经上述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二类药物合用后。可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特别是?、?型者,伴有血管炎者效果更可获得改观。有大约2/3以上的病人,经数次
甲泼尼龙(甲基
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后,肾功能获得改善,从而避免了血透治疗。
4.
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治疗
血浆置换主要目的是清除致病抗体如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免疫复合物、炎性因子等。每次置换50ml/kg,隔天1次,持续2周或直至血中抗基底膜抗体消失。免疫吸附主要是选择性地清除各种IgG抗体,可连续吸附数次,直至血中抗体消失。据报告,此法对?、?型均可取得70%的疗效。对?型疗效也达45%,并对
咯血有明显效果。
本法主要适应证:
①肺
出血的Goodpasture综合征;
②早期抗GBM型急进性肾炎,仍未少尿,血肌酐<530µmol/L,应用
冲击疗法效果不佳,或循环抗GBM抗体滴度高者;
③
狼疮性肾炎及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
5.抗凝治疗 可用
肝素0.5v1mg/(kg·d),1v2次/d,疗程10v14天,可连用2v3个疗程。还可选用
低分子肝素,其
出血及降血小板的不良反应要小于
肝素。病情稳定后改为
华法林(Warfarin),初始剂量2.5mg,3次/d,3v5天后按
凝血酶原时间调整,共用6个月。
双嘧达莫(潘生丁)5v8mg/(kg·d),3次/d,可连续应用6个月。
7.透析疗法 尿毒症或严重高血钾、严重循环充血时,可用
腹膜透析或
血液透析治疗。
9.中药 可用
川芎嗪4mg/(kg·d)静脉滴注2v4周,可起到抗凝治疗效果。尿毒症前期可用生
大黄0.3v0.5mg/(kg·d)口服或保留灌汤治疗,还可试用尿毒清5g/d,3次/d,口服。
上述各种治疗的关键是要在早期进行,即于临床上仍未出现少尿或血肌酐<530µmol/L(6mg/dl)之前,或病理上以细胞型新月体为主时进行。如已属疾病后期。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不仅无效,反而加重氮质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