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胃溃疡是一种慢性病,易复发,病程长,可并发
出血、穿孔、
幽门梗阻、恶变等并发症。无论内科治疗或选择外科治疗都应达到消除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和避免并发症的目的。否则治疗将达不到要求甚至是失败的。临床上随着各种H
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大部分都可以经非手术治疗而治愈。需手术治疗的仅占10%,而且急诊手术(穿孔、
出血)比例增高,择期手术比例呈下降趋势。
1.一般治疗 随着对
胃溃疡发病机制的研究,一般治疗已显得日益重要。其中饮食和生活规律的调节是重要方面。包括停止吸烟、饮酒、嚼食槟榔等刺激性强的食物,饮食三餐有规律、有节制。对于生活工作学习紧张的病人,注意休息和劳逸结合甚至卧床休息都是必要的。
2.药物治疗 根据
胃溃疡的发病机制及药物作用特点分成:抗酸制剂、壁细胞各种受体阻断剂、黏膜保护剂及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4大类。
(1)抗酸剂:主要有
碳酸氢钠、
氢氧化铝以及许多复方制剂如
胃得乐、胃舒乐等,这类药物对于缓解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2)受体阻断剂:
①H
2受体阻断剂:包括甲氰咪胍(
西咪替丁)、呋喃硝胺(
雷尼替丁)、
法莫替丁(famotidine)等。后二者比甲氰咪胍的效果强4v20倍。此类药物是通过阻滞壁细胞H
2受体减少胃酸分泌,同时乙酰胆碱受体及
胃泌素受体也受到抑制。甲氰咪胍:0.2v0.3 g /次, 3次/d,睡前夜间加服1次。总量不超过1.0v1.2g/d。4v8周治愈率可达60%v80%。
雷尼替丁:0.15g/次,2次/d,或晚间睡前服0.3g。
法莫替丁:20mg/次,2次/d,或睡前服用40mg,服用8周
法莫替丁的治愈率是91%v97%。
②质子泵抑制剂:该类药包括
奥美拉唑(losec,洛赛克)20mg,1次/d,或晚间睡前服用,是迄今为止所知抑制胃酸分泌的最强药物,几乎能完全抑制胃酸的分泌,4周的治愈率可达95%以上。
③
胃泌素受体阻断剂:本类药物有
丙谷胺(proglumide),竞争性抑制胃壁细胞
胃泌素受体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胃酸分泌和溃疡愈合。0.4g/次,3次/d,4v8周治愈率为66.9%。
(3)黏膜保护剂:本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增加黏膜厚度促进黏液及HC0
3
-分泌,对胃十二指肠黏膜起保护作用。包括
前列腺素及表面制剂。
①
前列腺素类:促进胃黏液分泌,抑制胃酸的分泌。6周溃疡治愈率是80%。它还能有效地预防
应激性溃疡及
出血。包括以下:
米索前列醇:200mg/次,4次/d。
恩前列素:35δg/次,4次/d。阿巴前列素:100δg/次,4次/d。
②表面制剂:包括以下药物。
硫糖铝(sucralfate):是硫酸化蔗糖的碱性铝盐,它在水中可释放出硫酸化蔗糖和
氢氧化铝,分别具有抑制
胃蛋白酶活性和中和胃酸的作用。它的分子在酸性环境中崩解成具有活性的带负电的颗粒,形成一种粘性糊状复合物。选择性地黏附到溃疡基底构成一层保护性屏障,此外它也有刺激HCO
3
-和黏液分泌的作用。用法是:1g/次,4次/d。三钾二橼络合铋(De-Nol,得乐),是一种胶质
枸橼酸铋盐,其作用机制与
硫糖铝类似,同时本药是幽门弯曲弧菌的杀菌剂,因此本药
临床应用很广。
(4)抗幽门螺杆菌类药:近来研究表明
胃炎和胃十二指溃疡与幽门螺杆菌的
感染有很大关系。有关资料显示,HP
感染发展为
消化性溃疡的累积危险率为15%v20%,成功清除幽门螺杆菌(Htelicobacter pylori,Hp)后,
胃炎及溃疡亦被治愈,随访1年以上,复发率从80%下降至20%。常用药物有:
①铋剂:如三钾二橼络合铋、胶态果胶铋等。
③
甲硝唑:200v500mg/次,3次/d。国外主张三药联用,连续2周,HP清除率可达80%v90%。
3.手术治疗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和药物在
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
消化性溃疡在治疗上有了很大变革。目前应用的抗溃疡药物可在4周内使75%的溃疡愈合,8周内使85%v95%的溃疡愈合。药物治疗后复发率也在不断下降。而且大量临床资料显示择期手术在减少,急诊手术(尤其是因穿孔、大
出血)比例在上升。但对于
胃溃疡外科手术治疗较
十二指肠溃疡手术治疗的适应证要适当放宽。理由如下:
①药物治疗后仍有40%病人会复发,难以治愈。
②
胃溃疡较
十二指肠溃疡更容易发生
出血、穿孔,且较严重,高龄患者多,病死率更高。
③10%v20%的
胃溃疡可合并
十二指肠溃疡,内科药物治疗难治愈,多需手术治疗。
④
胃溃疡可发生癌变,发生癌变率为1.5%v2.5%。且
胃溃疡与早期
胃癌有时难以鉴别,有相当部分资料显示术前诊断为良性溃疡,术后病检都报告为
胃癌。Mountoford报道265例良性溃疡,随访3年,竟有14%最后被证实为恶性,显然包括原发性恶性溃疡在内。因此活检即使未发现癌细胞,如溃疡长期不愈,也应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①严格内科治疗8v12周,效果不满意,溃疡不愈合;
②内科治疗后溃疡愈合,但又复发者;
③复合性
胃十二指肠溃疡;
④幽门前或幽门管溃疡;
⑤高位胃小弯溃疡;
⑥并发
出血、穿孔、癌变以及穿透性溃疡等;
⑦不能排除癌变或恶性溃疡者;
⑧年龄大于45岁者;
⑨巨大溃疡,直径大于2.5cm;
⑩既往有大
出血、穿孔病史者。
(2)术式选择:
胃溃疡的术式选择,应该根据溃疡的部位和溃疡的性质来测定。应满足以下条件:
①治愈溃疡同时,尽可能切除溃疡病灶;
②防止溃疡复发;
③术后并发症少,能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使劳动力得到保存;
④防止癌肿遗漏;
⑤所选手术尽量符合生理,同时手术本身应安全,简便易行。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术式能够完全满足以上要求。因为
胃溃疡不只是一个局部病变,而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同时发病机制并未完全弄清楚。因此对于选用何种术式为最佳,存在着不少的争论。只有随着基础、临床及各种实验研究的不断发现才能使
胃溃疡手术日趋完善与成熟。
目前治疗
胃溃疡的各种手术概括起来可分为3大类:
①各种胃大部切除;
②各种迷走神经切断术;
③各种
腹腔镜手术,如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腹腔镜下迷走神经切断术、腹腔镜下
胃穿孔修补术等。
(3)常用术式:
①胃大部切除术:按其重建方式的不同又分为毕(Billroth)?式、毕?式和Roux-en-Y胃空肠吻合。
A.毕?式:即胃大部切除后胃十二指肠吻合,本术式理论上具有以下优点:a.切除了溃疡及其周围
胃炎区域;b.切除了胃窦部,此为
胃溃疡的好发部位和
胃泌素产生的部位;c.比较符合生理,操作较毕?式相对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缺点是可能存在胃切除范围不够,吻合口腔的狭窄。临床上对于?型
胃溃疡如无
幽门梗阻和排除了癌变者,以毕?式首选。
&n
1.内科治疗使用H
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抗生素等。
胃溃疡的愈合一般比
十二指肠溃疡慢,愈合后约40%又复发,由于胃镜的普遍使用,可以明确溃疡有无癌变,因此可以根据胃镜结果和病人症状决定手术时机。
2.外科治疗
(1)手术适应证:
1)经内科治疗3个月以上仍不愈合;
2)内科治疗期间愈合后又复发;
3)多次反复发作;
4)直径超过2~2.5cm的大溃疡;
5)不能肯定除外癌变;
6)并发梗阻、大
出血、急性穿孔、穿透至胃壁外。
(2)手术方法:
1)胃部分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既解决了胃窦刺激胃酸分泌的问题,又同时将溃疡切除。解决了可能癌变的问题。一般胃切除不超过50%(包括整个胃窦部),疗效良好者在90%以上。
2)胃部分切除加迷走神经切除,适用于伴有并发症的急诊手术,或耐受力较差者。
3)胃后壁穿透性溃疡必须采用胃部分切除术治疗,应强调切不可连同溃疡底部的
胰腺切除。
4)复合溃疡术式同
十二指肠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