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BPH患者一经诊断和评估,医生就应该告知患者有几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供选择。患者也应该同医生商讨,听取医生的指导来选择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
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应该推荐给患者。症状轻的患者(症状评分0v7分)只需等待观察。Mc Connell等指出:那些出现顽固性尿潴留(至少有1次拔管后再发尿潴留)、反复UTI、肉眼
血尿、合并
膀胱结石以及出现肾功能不全和巨大
膀胱憩室的患者均为绝对手术指征。
1.等待观察 关于BPH自然病程的研究报道并不多。病程进展和出现并发症的危险性尚不确定。毫无疑问,对于出现症状的BPH患者,病情发展有时不可避免,但一部分患者的症状有可能自动缓解或消失。
对BPH自然病程的回顾性研究容易出现偏差,这与病例选择和随访类型及程度有关,而前瞻性研究的报道很少。选择等待观察并不意味着放任病情发展,消极等待。每年应进行1次全面评估,包括IPSS、DRE、尿常规、
肾功能测定、尿动力学检查、B超及必要的
影像学检查。有疑问时测定血清PSA水平,警惕
前列腺癌(Pca)的发生。对一系列患者观察2v2.5年不治疗,有33%v60%症状改善,许多患者病情稳定,30%v45%患者需手术治疗。另一组112例BPH患者约38%需要
前列腺切除,而945例无LUTS者,只有8%需手术。最能预测手术结果的是
前列腺体积和Q
max的变化。年龄的手术风险50岁约10%,70岁约50%。
如上所述,观察等待适用于轻度症状患者(评分0v7)。中重度症状患者如果坚持的话也可一试,但最佳随访周期和治疗干预时机尚无定论。
2.药物治疗
(1)Ω受体阻滞药:人类的
前列腺和
膀胱基底部都含有Ω
1
肾上腺素能受体,Forray等指出
前列腺对相应的激动剂有收缩反应性。
前列腺和
膀胱颈的收缩主要通过Ω
1受体亚型来调节。Ω受体阻滞药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和改善部分患者的主观和客观症状。根据受体选择性和其半衰期,Ω受体阻滞药可以分成几种类型。
酚苄明和
哌唑嗪是非选择性的Ω受体阻滞药,它们在缓解症状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但
酚苄明因其不良反应大,并且缺乏选择性而不再提倡使用。
哌唑嗪的剂量控制很重要,大剂量应用并不会提高疗效,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直立性低
血压、
眩晕、疲劳、逆行性射精、鼻黏膜充血和
头痛。
长效Ω受体阻滞药每天只需服用1次,但仍须严格控制剂量。
特拉唑嗪(Terazosin)起始剂量为每天1mg,连用3天,然后加至每天2mg,再连用11天,以后每天5mg。必要的话可以加至每天10mg。国内推荐剂量为每天2mg,一般不超过4mg。
多沙唑嗪(Doxazosin)开始为每天1mg,连用7天之后加至每天2mg,再连用7天,以后每天4mg,其不良反应同
哌唑嗪。应用控释的
多沙唑嗪(可多华)可避免首剂效应,该药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小。
Ω受体阻滞药研究的进展是对Ω
1受体亚型的确定。作用部位定位于
前列腺和
膀胱颈的选择性Ω
1A受体阻滞药,其全身性不良反应(如直立性低
血压、
眩晕、疲劳、鼻黏膜炎和
头痛)明显减少。这样就避免了烦琐的剂量控制。其代表药物为
坦洛新(tamsulosin),每天服用0.4mg即可,必要时可加至每天0.8mg。国内多采用0.2mg/d的服用方法。新型Ω
1a受体阻滞药
萘哌地尔具有Ω
1A、Ω
1D两种受体亚型的双重阻滞作用,既有降低平滑肌张力缓解动力性梗阻的作用,又能够阻滞
膀胱逼尿肌的Ω
lD受体亚型、稳定
膀胱逼尿肌、缓解储尿症状的作用,
萘哌地尔每天服用25mg,体位性低
血压的发生率极低。
Roehrborn等将
特拉唑嗪、
多沙唑嗪、
坦洛新分别与安慰剂进行随机双盲对照实验,结果表明这几种代表药物安全有效。有关Ω受体阻滞药的各种实验目前还在进行中。
(2)5Ω-还原酶抑制剂:
非那雄胺是一种5Ω-还原酶抑制剂,它可以阻止T向DHT转化。这类药物主要作用于
前列腺上皮,可以缩小
前列腺体积和改善症状。但达到最佳疗效(
前列腺体积缩小20%)至少需要6个月时间。
Gormley等通过
非那雄胺与安慰剂的几个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证明
非那雄胺安全有效且疗效持久稳定。然而,Boyle等发现症状的改善只见于
前列腺明显增大的患者(>40ml)。不良反应有性欲减退、射精量减少、
勃起功能障碍。
Mc Connell等认为
非那雄胺可以减少
前列腺体积增大的患者和有中重度症状的患者发生尿潴留的机会,从而降低需要手术治疗患者的比例。然而哪些患者最适合预防性治疗目前尚有争议。
最近的研究发现,人体中5Ω还原酶有两种同工酶,即5Ω还原酶-?和5Ω还原酶-?。5Ω还原酶-?存在于身体任何有5Ω还原酶表达的部位,包括
皮肤、
肝脏、脂肪的腺体,大多数毛囊和
前列腺。5Ω还原酶-?主要存在于
前列腺及其他生殖组织,生殖器的
皮肤、胡须和头皮毛囊以及
前列腺,并与男性胎儿的男性化有关。在正常
前列腺组织、BPH患者和
前列腺癌患者的
前列腺的所有区域(包括周围带、移行带和中心带)都有两种5Ω还原酶的mRNA。但是,在
前列腺癌组织中只有5Ω还原酶-?的表达增加。
非那雄胺是5Ω还原酶-?的抑制剂,它在
临床应用的剂量时只能抑制5Ω还原酶-?。
度他雄胺(Dutasteride)是一种新的5Ω还原酶的双重抑制剂,它既能抑制5Ω还原酶-?,也能抑制5Ω还原酶-?。它比
非那雄胺更能使DHT的浓度降低(94.7%∮70.8%)。
度他雄胺对5Ω还原酶-?的抑制作用是
非那雄胺的60倍。服用
度他雄胺后27个月,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比安慰剂组低50%(1.25%∮2.5%)。
在1个月的单盲、应用安慰剂的时段后,共4325例患者被随机分配至
度他雄胺0.5mg/d组及对照组中。第1个终点是AUA症状评分及急性尿潴留的危险发生变化;第2个终点是
前列腺体积变化、Q
max、手术干预、血清PSA、T和DHT变化及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2951例(68%)完成了24个月试验。到1个月时,58%的患者DHT减少90%以上;12个月时,85%的患者减少90%以上;24个月时,血清DHT水平降低90.2%。血T增加24.5%。
前列腺的总体积及移行带体积分别降低25.7%和20.4%。在3个月时AUA症状评分就有改善,6个月时明显改善,到24个月时减少4.5分(21.4%)。Q
max在1个月时就有改善,到24个月时增加2.2ml/s。PSA下降52.4%。急性尿潴留的危险减少57%;与BPH相关的手术的危险减少48%。
从生化的角度看,
度他雄胺能快速的、接近完全的及持续地抑制DHT。在3个月时,与对照组相比Q
max就有显著改善、6个月时症状明显改善。对
前列腺较大、PSA水平较高的患者应用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潘柏年(北京大学医学部)
】描述为:">
前列腺增生未引起明显梗阻者一般无需处理,可观察等待。梗阻较轻或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采用药物治疗或非手术微创治疗。排尿梗阻症状严重、
膀胱残余尿量超过50ml或既往出现过急性尿潴留、药物治疗疗效不佳而全身状况能够耐受手术者,应争取早日手术治疗。对
前列腺增生的治疗可分为:
1.观察等待
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若长期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与睡眠,一般无需治疗可观察等待。但需密切随访,如症状加重,应选择其他方法治疗。
2.药物治疗 治疗
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很多,常用的药物有α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和植物类药等。其中α1受体对排尿影响较大,α1受体主要分布在
前列腺基质平滑肌中,阻滞α1受体能有效地降低
膀胱颈及
前列腺的平滑肌张力,减少尿道阻力,改善排尿功能。常用药物有
特拉唑嗪(terazosin)、
哌唑嗪(prazos-in)、阿夫唑嗪(alfuzosin)、
多沙唑嗪(doxazosin)及坦索罗辛(tamsulosin)等,对症状较轻、
前列腺增生体积较小的病人有良好的疗效。副作用多较轻微,主要有头晕、鼻塞、直立性低
血压等。
5α还原酶抑制剂是激素类药物,在
前列腺内阻止
睾酮转变为
双氢睾酮,故可使
前列腺体积部分缩小,改善排尿症状。一般在服药3个月之后见效,停药后症状易复发,需长期服药,对体积较大的
前列腺与α受体阻滞剂同时服用疗效更佳。过去常用的
雌激素因对
心血管系统副作用大,不宜常规应用。
3.手术治疗
前列腺增生梗阻严重、残余尿量较多、症状明显而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术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如有
尿路感染、残余尿量较多或有
肾积水、肾功能不全时,宜先留置
导尿管或
膀胱造瘘引流尿液,并抗
感染治疗,待上述情况明显改善或恢复后再择期手术。手术疗效肯定,但有一定痛苦与并发症等。开放手术多采用耻骨上经
膀胱或耻骨后
前列腺切除术。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适用于大多数
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有电切镜设备和有经验者可采用。
4.
其他疗法
①
激光治疗:Nd-YAG激光有接触性、非接触性和组织内插入等方式,疗效不十分理想。目前应用钬(Ho)激光、绿激光等治疗
前列腺增生,疗效肯定;
② 经尿道球囊高压扩张术;
③
前列腺尿道网状支架;
④经尿道热疗以及;
⑤体外高强度聚焦超声等缓解
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梗阻症状有一定疗效,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
治疗原则与方案
1.观察性等待适用于有轻度症状及部分中度症状而不要求治疗的患者。观察期间每年至少应复诊一次。
2.药物治疗适用于轻至重度症状无绝对手术指征的患者。
(1)5a还原酶抑制剂:可使
前列腺体积缩小,改善
膀胱出口梗阻症状,减少急性尿潴留及手术的危险。对
前列腺体积偏大(大于40ml)和(或)PSA水平偏高(大于1.4ng/ml)的患者疗效更显著。
(2)
α-受体阻滞剂:可松弛
膀胱颈及后尿道周围的平滑肌,缓解
膀胱出口梗阻症状。常用药物有选择性
α1A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选择性
α1受体阻滞剂(如
多沙唑嗪、阿夫唑嗪、
特拉唑嗪等)及非选择性
α受体阻滞剂(如酚卡明)。非选择性
α受体阻滞剂的降
血压、 位性低
血压等副作用较选择性
α1A受体阻滞剂显著。
α受体阻滞剂的用药方法应从低剂量开始,然后视副作用及疗效等反府根据需要提高剂量。
(3)植物药制剂:此类药物种类繁多,有的为植物的提取物,有的直接由植物的根、茎、叶或种子加工而成,也包括某些中成药。据研究某些植物制剂对缓解
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症状的确有一定作用,但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3.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1)绝对手术指征(下列其中之一者):
A.尿潴留(至少在一次拔管后不能排尿或多次尿潴留)。
B.反复肉眼
血尿。
C.继发肾功能损害。
D.继发
膀胱结石。
E.继发反复
尿路感染。
F.继发
膀胱较大憩室。
2)相对手术指征(下列其中之一者):
A.中-重度症状,不愿接受其他治疗要求手术。
B.中-重度症状,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
C.最大尿流率
D.残余尿量>60~100ml。
(2)手术方法:
1)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多用于
前列腺小于60~80ml的患者。医师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者不受此限。
2)经尿道
前列腺切开术:适用于
前列腺体积小于30ml或担心术后发生
勃起功能障碍及逆行射精的较年轻患者。
3)经尿道
前列腺电气化或气化切除术:适应证同TURP。
4)开放
前列腺切除术(耻骨上经
膀胱途径或耻骨后途径):适用于有各种绝对及相对手术指征的患者,尤其是
前列腺体积较大(大于75~100ml)或合并
膀胱结石或较大
膀胱憩室的患者。
4.非手术介入疗法
(1)适应证:有中一重度症状的患者,特别是有手术指征而又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或老年高危患者。
(2)治疗方法:此类治疗方法较多,其中YAG激光
前列腺切除术的作用类似于TURP,
前列腺支架系采用暂时或永久性支架支撑于
前列腺尿道内以
保持后尿道畅通。其他方法如经尿道
微波热疗、经尿道针刺消融术、经尿道激光接触气化术、经尿道可视
激光治疗、经尿道
前列腺间质激光凝固术等,均系采用各种物理能量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热效应)达到使
前列腺组织变性、凝固坏死或气化,最终使
前列腺体积缩小,改善
膀胱出口梗阻的目的,可根据患者情况及具体条件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