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障碍 ( panic disorder )
别名: 惊恐障碍;急性焦虑症;惊恐性障碍;惊恐症;急性焦虑障碍;惊恐症,急性焦虑症
解释 收起

概述: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简称惊恐症,是以反复出现显著的 心悸、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的惊恐发作(panic attacks)为特征的一种急性 焦虑障碍。     1895年弗洛伊德把 焦虑性神经症(anxiety neurosis)作为一种特殊的综合病征从 神经衰弱中分离出来,包括慢性紧张、过分担心、经常 头痛或反复 焦虑发作等症状。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观察到自发的惊恐发作和慢性 焦虑状态在许多方面都有显著不同。例如有惊恐发作的患者静脉滴注乳酸钠可诱发惊恐反应,有家族聚集性,可引起广场恐怖,并用三环类抗 抑郁剂治疗有效;而慢性 焦虑状态则否。于是 焦虑性神经症被分为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和广泛 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两种临床类型。在DSM-?(1980)及以后的两版分类中,把惊恐障碍和广泛 焦虑障碍正式作为两种独立疾病,与 恐怖障碍、 强迫障碍和 创伤后应激障碍并列,归入 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s)一大类别。在ICD-10(1992)中,这两种类型被纳入—其他 焦虑障碍―与 恐怖性焦虑障碍、 强迫障碍、分离(转换)障碍并列,归属于—神经症 性障碍―(neurotic disorders)。
    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又称急性焦虑障碍 其特点是发作的不可预测性和突然性,反应程度强烈,焦虑、紧张十分明显,患者常体会到濒临灾难性结局的害怕和恐惧,发作后常迅速终止。
    在1980年DSM-
    Ⅲ 出现前没有惊恐障碍的诊断, 由于其临床表现常伴随心血管的症状,故曾被称为激惹心脏、Da Costa综合征、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循环衰弱等。1941年Wood认为这是一种焦虑障碍, 在ICD-10中, 惊恐障碍作为独立的诊断单元首次出现。
    惊恐发作很常见,一年中有超过1/3的人发生过,多数无须治疗即康复,少数发展成为惊恐障碍,惊恐障碍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 ~3%,常开始于青少年后期或成年早期,女性比男性多2~3倍,儿童时期发生的惊恐障碍往往不易被发现或表现出与教育相关的回避行为。
    惊恐障碍又称惊恐症、急性焦虑症,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焦虑症。这种发作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依据 展开
13 相关课件 展开
14 相关药品 展开
15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