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发育迟缓 ( mental retardation )
别名: 精神发育迟缓;amentia;feeblmindedness;hypophrenosis;mental defect;mental handicap;oligophrenia;大脑发育不全;精神发育不全;精神发育迟滞;精神缺陷;精神幼稚;弱智;智力薄弱;智力残疾;智力迟缓;智力低下;智力发育障碍;智力落后;智力缺陷
解释 收起

概述:精神发育迟缓(mental retardation) 精神病学曾称为精神 发育不全、大脑 发育不全、精神幼稚、精神缺陷。教育、心理学称为智力落后、智力缺陷、智力薄弱。儿科学称为智力低下(mental retardation, MR)智能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特殊教育学校称为弱智、智力残疾。是指个体在发育成熟前(通常指18岁以前),由于 精神发育迟滞、智力发育障碍或受阻,而导致的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同时伴有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智商(IQ)低于人群均值2.0标准差(人群的IQ均值定为100,一个标准差的IQ值为15),一般IQ在70(或75)以下即为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适应性行为包括个人生活能力和履行社会职责两方面。临床上表现为认知、语言、情感意志和社会化等方面,在成熟和功能水平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可以同时伴有某种精神或躯体疾病,或由后者所继发。     1850年医学上首次使用精神缺陷(mental deficiency)的术语是在一份地方性呆小病的杂志上。1877年John L.H.Down对遗传性的 精神发育迟滞提出蒙古样 痴呆一词。1905年法国Alfred Binet和Theodore Simon将心理测试用于学校学生的智力评估(杨晓玲译,1988)。我国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使用心理测试 智力测验的方法,并且渐渐用在精神病理学领域,对本症的诊断认识也比较早。过去几十年通常称为大脑 发育不全,智力低下,精神幼稚症和精神 发育不全。近十多年来,教育部门倾向使用弱智(feeblmindedness),而民政部门则使用智力残疾(Mental handicap)。这些名称实际上指同一类人群。     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组由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智力发育明显落后于正常水平和适应能力缺陷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本病可作为单一的临床征象出现,也可同时伴有其他 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与其他涉及大脑发育受损的躯体疾病并存。如果已知 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作出诊断时应标明该病,有利于处理。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相关课件 展开
13 相关药品 展开
14 相关检查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