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前列腺炎(prostatitis)是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在50岁以下的男性中为最常见的
泌尿系统疾病。1978年Drach提出前列腺炎综合征的概念,将前列腺炎分为4类:
①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acute bacterial prostatitis,ABP);
②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bacterial prostatitis,CBP);
③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CNP);
④前列腺痛(prostatodynia,PD)。其中,ABP+CBP约占5%,CNP占64%,PD占31%。1995年美国国立
糖尿病、消化病和肾病研究委员会(NIDDK)推荐的关于前列腺炎的分类方法,也分为4类:?.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急性
感染);?.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反复
感染);?.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
疼痛综合征(CPPS)(无
感染依据);?.无症状性前列腺炎(AIP),无主观症状,在评估其他疾患时从前列腺活检中检出或前列腺液中,精液中发现有白细胞。CPPS又分为:?A.
炎症性CPPS,精液/前列腺液/膀胱尿-3(VB
3)中白细胞升高;?B.非
炎症性CPPS,精液/前列腺液/VB
3中无白细胞。
NIDDK分类中?、?类与Drach分类相同,?A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相当,?B与前列腺痛相当。在实际使用中Drach分类应用更广。
由于其病因复杂,症状变化多样,临床上对其病因诊断和治疗一直缺乏行之有效方案和方法,治疗效果不尽人意。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一些新的观念、分类方法和治疗方案不断涌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前列腺炎的临床诊疗水平。
现在认为前列腺炎并非单一的疾病,而是几个不同类型的疾病的总称,它们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后遗症等各不相同,尤其是
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
对
慢性前列腺炎经常根据症状作出临床诊断,但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繁多,不同患者症状各不相同,作为诊断依据并不确切。有研究者为
慢性前列腺炎设计前列腺
炎症状指数,但仍然不能作为诊断—标准―。
目前,对大多数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尚不清楚。治疗效果亦不甚满意,虽然由于近几年的研究,有些混乱的问题得到解决。—前列腺炎―不是一个病,这是认识方面的重要进步。确切地说:它是具有各自独特形式的综合征,这些综合征各有独特的原因、表现和结果。对患者采取准确的临床检测,才能有准确的诊断。从而采取治疗措施。
前列腺炎(prostatitis)是泌尿男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在50岁以下的男性中为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