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AIDS的治疗应包括两方面:
①抗病毒、抗
感染及抗
肿瘤治疗;
②重建或恢复已被破坏的细胞免疫。
1.抗病毒治疗 用于治疗HIV
感染的药物有三大类:核苷类反转录酶(RT)抑制剂、非核苷类RT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
2.抗
感染治疗 治疗卡PCP可采用复方新诺明(SMZ-TMP)或
喷他脒(戊烷脒),但AIDS患者患PCP时不易痊愈,病原学检查持续阳性,患者常于治疗结束后10v14天复发。
隐球菌病的治疗亦甚困难,因大多数患者的白细胞均见减少,故不能采用
氟胞嘧啶治疗。
两性霉素B的剂量为0.3v0.6mg/(kg·d),总量2v3g,治疗期间症状可缓解,血液及脑脊液隐球菌培养阴转,但停药后立即复发。
酮康唑或
氟康唑亦可选用。
鸟型分枝杆菌对
异烟肼及
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均耐药,体外试验提示环桥类抗生素(ansamycin)及抗
麻风药
氯法齐明有抑制该菌的作用。
对于局限性的KS可采用
放射治疗,对少数孤立病变可行外科切除,累及浅、深
淋巴结可试用
60Co治疗。病变广泛者可选用
氮芥、
长春新碱、博莱霉素、多柔比星(
阿霉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3.免疫调节治疗 可采用胸腺素、
香菇多糖、阿地白介素(白细胞介素-2)、
转移因子、淋巴因子、重组人
干扰素等。
4.对症治疗 在积极治疗AIDS的同时,针对AIDS相关的心血管损害的治疗可使症状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
①对机会性
感染而病原菌明确者,宜选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如抗结核治疗。
②
胸痛可用非甾体类镇痛药,如
阿司匹林等。因为AIDS患者常伴有
感染(如结核),应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免使
感染恶化。
③
心包穿刺术:可解除心脏压塞症状和减轻大量积液引起的压迫症状。
④外科手术:部分患者可考虑心包切开引流术和心包切除术。
⑤其他:急性心包炎的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抗凝治疗不宜用于此类患者,以免产生心包内
出血、
脑出血或细菌性
动脉瘤
出血。
(2)心内膜炎:
①与非AIDS性心内膜炎相似:可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②急性左侧心内膜炎如有严重的瓣膜反流,有时需紧急手术治疗。
③在血培养结果之前,可加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对IVDA者,常对二甲苯
青霉素钠耐药,可用
万古霉素,疗程4v6周,注意心功能改变。头孢类及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尚未肯定。
④外科治疗的指征与非AIDS性心内膜炎相同。对IVDS者停用毒品是治愈的关键。
(3)
心肌炎及心肌病:与无HIV
感染患者的治疗相似,在针对HIV的治疗中应避免使用心脏毒性药物。糖皮质激素不宜应用。AIDS患者出现伴或不伴充血性
心力衰竭临床症状的左心室扩大或室壁运动减弱时,应考虑停用非绝对必需的药物。要注意抗机会性
感染的药物的潜在心脏毒性作用,基本处理方法类似于其他病因引起的
心力衰竭,可用利尿剂、
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贝那普利,ACEI)等。
(4)心脏
肿瘤:对症治疗为主,
化疗可参照AIDS并发
肿瘤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