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耉年
急性胰腺炎处理原则除抑制胰液分泌,抑制
胰酶活性,积极防治并发症外,还应特别重视积极的支持治疗,加强监护,尽早明确病因;应用药物时应选择肾毒性小的药物;积极应用广谱抗生素;对有手术适应证的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1.内科治疗
(1)一般治疗:
①积极的支持治疗:加强监护,国外通过积极的治疗手段,已将耉年
急性胰腺炎死亡率降至5%,轻、中度无死亡。
A.支持治疗:包括给予高热量全胃
肠外营养,多数学者主张中心静脉全胃
肠外营养(TPN)。TPN的应用对重型
胰腺炎的优点有:减少胃肠负担而达到补充营养的需要;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
炎症的恢复;可作为手术前准备。常用配方为每天
葡萄糖300v650g,氨基酸750ml,并间以
人血白蛋白或血浆;10%
氯化钾40ml;如
血压不低可以加25% MgSO
4 8v10ml;
胰岛素按糖量适当给予;对于血脂正常者可给予脂肪乳剂注射液150v350g/d。
B.加强监护:监测心电图、胸片、
中心静脉压、血气变化以积极预防心肺并发症;监测血糖、
尿糖、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以防治
糖尿病及电解质紊乱;利用B超和CT检查,及时发现并防治
胰腺、胰周及腹腔脓肿和
胰腺假性囊肿形成。
②抢救
休克:出现
休克为预后不良征兆,应积极抢救。一般主张早期大量静脉应用抗
胰酶活性药物,给予足够的输血、血浆、
人血白蛋白等。因为
炎症和坏死常可丢失大量血浆和全血,多者可达体重的30%。输液时要测
中心静脉压,根据压力变化调整液量,以免影响心肺功能。升压药只能暂时收效,尽量少用。皮质激素效果不肯定,可降低抗
感染能力,使血糖升高,且有诱发
胰腺炎之嫌,故不主张使用。
③抗生素的应用:应积极应用广谱抗生素。耉年人抵抗能力差,易致多种
感染,在
出血坏死性
胰腺炎中,无
感染和有
感染时病死率分别为10%和30%,可见预防
感染对改善预后大有帮助。由于耉年人
急性胰腺炎以胆源性最常见,因此对耉年患者主张常规应用抗生素。如果出现
胰腺
感染时应联合应用抗厌氧菌和抗G
+菌抗生素,
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钠(泰能)、
环丙沙星、
氧氟沙星等穿透力强,常作为首选药物。
④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由于呕吐、禁食及胃肠减压丢失水分和电解质较多,应尽早补充。每天需要5%
葡萄糖1000ml及10%
葡萄糖2000ml,尚须补偿胃肠减压流出的液体量。注意血钾、血钙变化,必要时应及时补充。
⑤抢救呼衰:发现呼吸增快时,应监测血气变化。如PaO
2降低即为呼吸功能不全的象征,应及时给予湿化
氧气吸入,必要时
气管切开行人工呼吸器给氧。
⑥
腹痛:对有剧痛者应尽早控制。因剧痛不但影响病情恢复,还可影响心功能。应用
哌替啶或
吗啡时均需并用
阿托品,以防Oddi氏括约肌
痉挛。
哌替啶50v100mg或
吗啡10mg肌注加
阿托品0.5mg肌注,每4v6小时重复1次。
⑦腹腔灌洗:本法可清除腹腔内
胰腺渗出物,以减少对腹膜的刺激,减少毒性物质吸收入血循环。此疗法适用于急性
出血性坏死型
胰腺患者。冲洗液是一种接近等渗的平衡电解质溶液,每升含糖15g、钾4mmol、
肝素500U和适量的广谱抗生素。总之,2L液体在重力下灌入腹腔要用15min。在腹腔内保留约30min,然后再靠重力作用引流出来。这种循环操作每小时重复1次。持续48h至7天不等,可根据病人的病情而定。
⑨尽可能早明确病因:病因不明确易致
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因此在可能条件下应进行系统检查以明确病因。系结石嵌顿者可行乳头肌切开取结石术。系药物所致者应立即停药。
(2)抑制或减少胰液分泌:
①禁食、胃肠减压:既可减少胃酸促进胰液分泌,又可减少麻痹性
肠梗阻的发生。
②抑制分泌的药物:
A.抗分泌药:既可减少胃酸分泌,减少对
胰酶分泌的刺激,又可防止应激性胃黏膜病变的发生。常用者有
奥美拉唑40g,静脉注射,2次/d;
西咪替丁(甲氰咪呱)800mg,静脉滴注,2次/d;
法莫替丁40mg,静脉注射,2次/d。
(3)抗
胰酶活性药物的应用:近年来已有较多
胰蛋白酶类抑制剂问世。有人强调不论何种类型的
胰腺炎均应及早用
胰酶活性抑制剂,一则可以防止向重型转化,二则可以缩短病程。但此类药物宜早期应用,如果严重病灶形成,药物并不能逆转。常用的
胰酶抑制剂有
抑肽酶(trasylol,aprotonin,iniprol)等,均属多肽类,能阻抑蛋白质分解,抑制
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
血管舒缓素、
纤溶酶等。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