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 (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
别名: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Letterer-Siwe disease;LSD;勒-雪病;组织细胞增多症X
解释 收起

概述:朗格汉斯细胞性组织细胞增多症(Langerhans?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一组原因未明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患,朗格汉斯细胞(LC)增生是其共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而临床上是一组异质性疾病。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及预后存在明显的差异。     1868年Paul Langerhans最早在 表皮组织中描述了LC,但未被重视。1896年Hand首先报道1例3岁男孩,有多饮、多尿、突眼和肝脾肿大,经治疗无效死亡,尸检发现颅骨有黄色肿物。1905年Schüller报道2例类似病例,1920年Christian又报道3例类似病例。1921年后Hand将凡有骨质损害、突眼和尿崩三联征者称为汉-许-克病(Hand-Schüller-Christian disease,HSCD),病理上以泡沫或黄瘤细胞为特征。Letterer于1924年报道1例6个月的婴儿,表现为肝脾肿大、 贫血、 紫癜样皮疹,4天后死亡,尸检发现,肝、脾、 淋巴结和 皮肤组织内网状细胞增生。1933年Siwe报道1例16个月的婴儿有上述类似的表现,同时伴骨肿物,尸检各脏器内均可见类似组织细胞的大细胞浸润。1936年首次命名为勒-雪病(Letterer-Siwe disease,LSD)。1940年二组作者报道特点为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EG)骨浸润的综合征,1942年Farber等报道符合上述特点的一组病人,经手术或放疗后病损迅速愈合。1953年Lichtenstein根据HSCD 、LSD及EG的病变组织中有相同的组织细胞,病理及临床都有某些共同点,或相互重叠之处,认为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类型或不同发展阶段,故统称为组织细胞增多症X。X系指其病因均未明,病理机制也未完全阐明。随着电子显微镜及免疫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发现该组疾病的异常组织细胞实为和正常的LC无法区别的组织细胞。1985年国际组织细胞学会提出以LCH替代组织细胞增多症X,目前已为世界各国所广泛接受。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相关课件 展开
13 相关药品 展开
14 相关检查 展开
15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